教师白洁少妇系列h,小小水蜜桃免费影院,丝袜美腿亚洲一区二区,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入口,中文在线最新版天堂

媒體/合作/投稿:010-65815687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發郵件

 為助力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谷騰環保網隆重推出《環保行業“專精特新”技術與企業新媒體傳播計劃》,七大新媒體平臺,100萬次的曝光率,為環保行業“專精特新”企業帶來最大傳播和品牌價值。

    
谷騰環保網 > 新聞信息 > 正文

桐廬農村垃圾分類處置全覆蓋

更新時間:2017-10-13 08:39 來源:中國環境報 作者: 閱讀:2454 網友評論0

 浙江省桐廬縣是我國較早開始探索農村垃圾分類工作的地區,是浙江乃至全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置的探路者和先行者。桐廬縣現有183個行政村建成資源化處理設施145個,實現行政村全覆蓋目標。  

1網紅店  

人人參與垃圾分類  

 浙江省桐廬縣舊縣街道西武山村,村民周小燕一大早就拿著分好類、擺放整齊的塑料瓶、酒瓶等,在雞毛換糖店門口排隊兌換生活用品。“雞毛”指的是村民家中的廢舊生活用品。積累到一定量后,可拿到店里兌換生活用品。兌換前需先分類,村民陸建才告訴記者:“茶葉可腐爛,要放到藍色垃圾桶中。一次性塑料杯是不可腐爛垃圾,需放入黃色垃圾桶。”  

 “老百姓可以在每月10日、20日、30日上午8點~10點,將自己在家里或路上收集的垃圾拿到店里兌換各類生活、學習用品。”西武山村婦聯主席陳彩霞介紹。“100個煙蒂換一個打火機,50只塑料袋兌換雞精一包,20個塑料瓶兌換牙膏一支……兌換禮品都是由西武山村籍商會的人員以及當地百姓自發集資而來的。”  

 “雞毛換糖店的生意越來越好,把周邊副食品店的生意都‘搶’了過來,可謂是村里的網紅店,無人不曉。”舊縣街道婦聯主席王芬說。“村里老百姓都養成了垃圾分類的好習慣。回收的塑料瓶,經村里的巧婦之手,最后做成袖套、拖把、花盆等發給村民,做到了變廢為寶。”  

 像西武山這樣的雞毛換糖店在桐廬的鄉村遍地開花,如橫村鎮陽山畈村、鳳川街道蕭源村等,都采取積分獎勵模式,積到10分就可以兌換洗衣粉、牙膏類的小物品。  

 其他鄉鎮還運用高科技手段,推進鄉村垃圾分類。如富春江鎮大洋坪社區的“智能分類+生態微站”模式,只要把分類垃圾放到稱重功能的平臺上,刷上身份識別卡后,垃圾就進入了智能垃圾桶,屏幕上會立即顯示投放垃圾時間、類別、重量等信息。同時數據平臺也會自動識別身份,記錄投放情況,并產生積分。居民可用積分在“生態微站”購買各類生活物品和服務。  

 目前,桐廬縣11萬戶共計32.3萬農村居民全部參與垃圾分類,且源頭分類正確率基本穩定在85%左右,垃圾收集率達到95%以上。  

2科技助力  

垃圾成搶手貨  

 垃圾循環利用,離不開科技的助力。富春江鎮芝夏村60多歲的姚海富正挨家挨戶收集村內藍色垃圾桶內的可腐爛垃圾,他熟練地將可腐爛垃圾倒入清運車內,隨后將收集好的垃圾運至芝夏村微生物資源化站點。  

 “把收集好的垃圾倒入這臺機器是我每天的工作。機器每天‘吃’進很多垃圾,4~7天后把消化好的垃圾變成有機肥‘吐’出來。機器智能操作,我只需按下開關,電梯上的垃圾桶就自動進入,機器還能自動調溫。有專門的技術人員給我培訓過,使用方便。”管理員姚海富說。  

 “有機肥效果好,種出來的蔬菜口感怡人。現在村里人都搶著要。”村民朱桂文說。“我們還將部分有機肥直接銷售給附近的蔬菜種植大戶,每噸1000多元,很暢銷。”富春江鎮生態環保辦主任馮志軍說。  

 芝夏村微生物資源化站點的制肥機器由桐廬縣環境保護監測站會同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共同研發,并且申請了專利。除此以外,桐廬縣還采用太陽能堆肥技術,這一技術比較適合偏遠山區。目前,桐廬共建有145個垃圾資源化利用站點,采取一村一建或多村合建的方式,科學選擇微生物發酵資源化處置模式71個、太陽能普通堆肥處置模式73個以及一個沼氣模式。  

3形成產業鏈  

鄉村“綠富美”  

 “隨著垃圾分類工作深入開展,有機肥產量基本穩定在每年5000噸。如何確保肥料安全,讓垃圾有機肥產業提升內生動力,增加自我造血功能,這是我縣近兩年探索的主題。通過引入第三方企業管理和市場化運作,進一步提升垃圾有機肥肥效,實現產業化,形成綠色產業鏈,是我們的目標。”桐廬縣環保局生態科科長葛丹說。  

 桐廬縣引入第三方企業,將資源化設備產生的有機肥原料統一收集后,與畜禽糞便、菜籽餅等進行科學配比和實驗,有機肥各項指標達到高標準。“利用科學配比的菌種堆肥自然發酵,不會產生滲濾液,也能避免二次污染。”桐廬英力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朱清理總經理說。他認為垃圾資源化利用過程中,無害化處理尤為重要,這也是垃圾分類處理的最終追求。  

 配比后的農家土肥不僅達標,肥力也相當好。“垃圾變土肥,觸發的是一整條綠色產業鏈。”桐廬縣環保局副局長方文劍介紹說。  

 通過垃圾分類,桐廬縣實現了垃圾減量的目標。2016年較2015年同期,垃圾焚燒量下降20%左右,實現生態和經濟的雙贏。 

 垃圾分類讓桐廬的村莊環境變得更加美麗,村容臟亂差的現象變成過去式。使用垃圾有機肥種植的綠色農特產品也供不應求,產業生態化日趨明顯。桐廬的鄉村旅游業也因此紅火起來,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和增長點悄然匯聚。將垃圾變廢為寶、減少垃圾排放,將可持續發展落到實處,真正實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

關于“桐廬農村垃圾分類處置全覆蓋 ”評論
昵稱: 驗證碼: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谷騰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2022’第九屆典型行業有機氣(VOCs)污染治理及監測技術交流會
2022’第九屆典型行業有機氣(VOCs)污染治理及監測技術交流會

十四五開篇之年,我國大氣污染防治進入第三階段,VOCs治理任務…

2021華南地區重點行業有機廢氣(VOCs)污染治理及監測技術交流會
2021華南地區重點行業有機廢氣(VOCs)污染治理及監測技術交流會

自十三五規劃以來,全國掀起“VOCs治理熱”,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5月31日,在經歷了廣泛征求意見、充分調研論證、反復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