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量要超1億噸
今年,山西省將推進國家級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建立健全與園區主導產業發展相適應、相銜接,布局合理的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產業體系,推動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產業集聚集群集約發展。
朔州市國家級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將推進神電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園區、懷仁陶瓷工業園區等綜合利用產業集聚區建設。推進煤矸石綜合利用產業集群發展,推動煤矸石發電規模化,推進一批煤矸石電廠在朔州布局,力爭將朔州市打造為全國最大的煤矸石發電基地;提升煤矸石制陶瓷、煅燒高嶺土、燒結磚等工藝技術水平,研發高附加值產品。推進粉煤灰綜合利用產業集群發展,圍繞市場需求的差異化,打造煤粉灰制陶瓷纖維、氮氧化物耐火材料、地板磚、裝飾材料、耐火磚、蒸壓磚、砌塊、保溫板、隔墻板等高、中、低端技術路徑,推進粉煤灰“吃干榨盡”和高值化利用。
晉城市國家級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要打造“產業聯通協作、鏈條上下完備”的基地發展格局。積極推進高平、陽城、沁水、澤州等資源綜合利用產業集聚區建設。充分利用山西一把灰、大地宏翔、山西蘭花等骨干帶頭企業,科學規劃煤矸石、粉煤灰、脫硫石膏、冶煉渣等綜合利用發展方向。推進沁水縣依托豐富的煤層氣資源優勢,合理設計建設分布式瓦斯發電項目,推動瓦斯發電產業規模化、集聚化發展。
長治市國家級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要以潞城區、屯留區、襄垣縣為重點區域,推進煤矸石發電、制備燒結磚、新型墻材、粉煤灰制加氣塊、混凝土摻合料、水泥摻合料等固廢綜合利用高質量發展。長治市要積極推進潞城市史回工業園區的規劃與建設,重點培育王曲發電、晉水建材、卓越水泥、泰山石膏等本土優勢企業,推進煤矸石熱電聯產和以煤矸石、粉煤灰、脫硫石膏和礦渣為主要原料制造新型墻材、傳統建材等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快速高質量發展。
各市要因地制宜推進資源綜合利用。太原市、臨汾市的冶煉渣(含鋼鐵、鎂合金)綜合利用水平進一步提高;大同市要借鑒朔州市開通“粉煤灰綠色交通物流列車”的做法,打通周邊省市和沿海地區工業固廢的外運物流通道,加快推進商品粉煤灰外銷;呂梁市、運城市要聯合相關科研院所,積極開展赤泥綜合利用技術的研究,有效解決赤泥排放及堆存問題。
山西省將推進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體系建設。推進山西鐵塔進一步擴大退役動力電池梯次利用規模,圍繞5G基站建設需求,2020年力爭在現在的基礎上,全省新建或改造通信基站超過5000個,使用梯次電池7000組。鼓勵山西鐵塔能源公司發展備電、發電、換電、充電樁、儲能、電池綜合服務等能源類業務,拓展梯次電池的行業應用場景,探索新的商業模式。推進汾西重工退役動力蓄電池分類再加工利用以及終極拆解資源化處理項目建設。
《行動計劃》提出,煤矸石、粉煤灰制新型建材是山西省消納煤矸石、粉煤灰等工業固廢的主要途徑,消納占比達到80%以上,住建部門要在建筑工程前期設計和建筑施工中,大力推廣使用煤矸石、粉煤灰建材產品,加大電廠消納煤矸石力度。目前,山西省煤矸石發電只發揮電廠產能60%左右,能源主管部門要進一步加大煤矸石發電力度,提高電廠發電運行小時數。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