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一管 管住企業排污量
江蘇省現有158家省級以上開發區,1700多家市級、縣級及以下工業園區集中區。某種程度上,園區環境治理水平決定了江蘇綠色發展的底色。
2019年底,江蘇省生態環境廳會同科技廳、商務廳,研究制定了《江蘇省產業園區生態環境政策集成改革試點方案》(以下簡稱《試點方案》),圍繞優化環境準入管理、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監管、統籌推進園區污染治理、完善支持綠色發展有效措施等四個方面出臺了16項改革舉措。如今改革試點進展如何?
日前,記者走進泰興經濟開發區和常安紡織產業園,感受到了集成改革帶給園區的變化。
放寬園區準入門檻
共享治污、集約建設
此次集成試點改革選取了10家園區,主要在全省自貿區、國家級產業園區、南北共建園區、省級開發區以及縣級工業集中區中選取,涵蓋了各種園區類型。
《試點方案》的內容涉及項目環評、總量減排、執法監管、危廢管理、基礎設施建設、環保治理服務、環保信用評價、綠色金融政策、環保激勵措施,以及日化醫藥項目、中試孵化項目、配套公輔設施、傳統特色產業落地,企業主體責任、園區管理責任落實等,幾乎涵蓋園區環境管理的方方面面。
在泰興經濟開發區內,一個規劃面積為6.39平方公里的藥妝產業園拔地而起。這個集聚區將重點發展以日化用品為主,兼顧醫藥、保健品、日用品等大健康產業。
“正常情況下,日化醫藥項目一般應當落戶化工園區。”泰興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白學軍告訴記者,日化產業以技術和品牌驅動,如果以單純的物理復配和分裝為主,不涉及化學反應且“三廢”排放量小,無論是企業還是消費者,都不愿意落戶在大生產、大制造為特點的化工園區,因此,之前園區簽約和洽談的一批日化項目都難以落地。
此次《試點方案》明確,對符合條件的日化醫藥項目,可以進入非化工定位的產業園區,解決了園區面臨的難題。目前,已有日本新高、日本莎羅雅、中萬恩、江蘇博克等一批日化項目簽約落戶泰興經濟開發區藥妝產業園。
針對日化企業污水同質化的特性,藥妝產業園還將建設同質污水預處理廠,收集藥妝產業園內同類型污水,集中處理至國家三級排放標準后,再進入園區污水處理廠。
在白學軍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了泰興經濟開發區內的一片生態濕地,看起來像是公園,其實是用于凈化污水處理廠的尾水。
白學軍指著綠草盈盈的水面說,濕地是生態安全緩沖區,由高低不同的生物氧化塘、垂直潛流濕地和清水涵養塘3部分組成。水下有1.5米深的火山石進行吸附,也有墊層可以防止污水下滲。以往,開發區的污水由污水處理廠處理達到一級A標準后,直排入長江。現在,不同于利用物理、化學方法的傳統污水處理技術,生態安全緩沖區更多是利用自然的力量,尾水通過地下管道進入緩沖區,停留約48小時,經過生態濕地凈化,水質明顯提升。
目前,緩沖區每天能處理泰興經濟開發區約3萬噸的混合污水,經處理后的水質不低于地表水Ⅴ類標準。
排污量與經濟效益掛鉤
倒逼企業提升環境管理水平
在南通海安,常安紡織科技園一期落戶36家企業,總投資達200億元。作為此次集成改革試點園區,常安紡織科技園致力于探索區域高效的環境資源配置方式和先進的生態環境監管模式。
為促進企業提高清潔生產水平,降低污染物排放,切實解決印染廢水總量指標問題,南通市生態環境局環評處處長周海軍告訴記者,園區擬建立總量動態分配與管理辦法,盤活企業的排水總量。“我們的設想是,先核定一個園區的污水排放總量,即便以后還有印染企業進駐,排污總量也不增加。”
南通市海安生態環境局副局長柳培文說:“部分企業一開始申報的排污總量較大,對此,我們將結合企業的投產規模和產出等指標打分。”
依據《關于開展常安紡織產業園企業績效綜合評價暨實施差別化政策的實施意見》,需從經濟效益、自主創新、綠色低碳、智能制造等方面給企業評價打分,從高到低分為A、B、C、D四類。
其中一項“單位排污量開票”,考核企業每產生1m3污水所帶來的經濟效益,200元到500元的為及格,1000元以上的為滿分。“根據企業入園區時簽訂的協議,未達到協議要求的企業要降分。”周海軍說。
柳培文表示,將逐家摸底排查園區所有在運營、在建企業,建立企業生產數據庫,在園區外排廢水總量不突破2015年規劃環評核定總量的前提下,以園區污水處理能力作為園區排污總量上限,執行“一企一管”,每年一次核定企業排入園區污水處理廠的排污量,公開排序,建立企業綜合動態評價體系,實現排污總量動態分配。
海安經濟技術開發區重大項目辦公室主任孫寶軍介紹,對清潔水平低、經濟效益差的企業,園區將壓減其排污總量指標,并提出整改升級建議,同時獎勵環保領跑企業用于擴產的總量指標,實現排污量與經濟效益掛鉤,倒逼企業實現中水回用、提高清潔生產水平、削減污染物排放量,切實解決園區排污總量指標問題。
未來,常安紡織科技園所有的污水也將實現集中預處理。據介紹,這項工程2019年12月中旬開工,預計今年8月底調試運行。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