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起 為“扔垃圾”付費
購買商品需要花錢,處理垃圾亦然。
但與污水處理、電力、供熱等公用事業服務一樣,在過去幾十年中,垃圾處理被定義為政府統一統籌供給并限制回報率的公益性服務行業。
我國大部分地區的垃圾處置由地方政府付費,國家可再生能源補貼基金&電網補貼,居民僅支付清掃、運輸環節的成本,或者根本不用支付。
居民在產生垃圾時沒有任何成本約束,這也是過去幾年中過生活垃圾產生量逐年攀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9月1日起,新版《固廢法》正式開始實施,既標志著垃圾處置“大鍋飯”時代的一去不復返,同時無疑也為低迷已久的固廢產業鏈注入了強大的動力。
國泰君安環保團隊發布多篇報告分析認為,新標落地后,固廢全產業鏈受益,其中首推垃圾焚燒龍頭標的。
垃圾處置“大鍋飯”時代 一去不返
據世界銀行的一份報告統計,2004年,中國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垃圾生產國。
以目前的生活垃圾產出量,未來幾年我國生活垃圾新增產能約為10萬噸/日,對應45萬元/噸的投資強度,我國每年將投入450億元進行垃圾焚燒產能建設。
2019年6月2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在京舉行。《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首次提請大會審議。
修訂草案規定,“按照產生者付費原則實行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要求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結合生活垃圾分類情況,根據本地實際,制定差別化的生活垃圾處理收費標準,并在充分征求公眾意見后公布”。
垃圾收費的做法在國外早已經普及。
早在1995 年,英國頒布了填埋稅的收費政策,對傾倒垃圾者征稅,并于 1996 年開始實施。
以家庭為單位,每個月固定繳納 5 英鎊的垃圾稅。但這一政策并未有效阻止英國人均生活垃圾產量的上升趨勢。
直到2004 年,英國又對這項政策進行了大力改革,將垃圾稅從此前的是定額征收,改為對每戶家庭未分類的垃圾按重量征收費用。
2004年立即達到了英國人均生活垃圾產量的歷史峰值,并在隨后迅速轉為單邊下降趨勢。
1995—2016 年英國人均生活垃圾產生量(噸/年)
數據來源:世界銀行,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而國內在啟動垃圾處置收費后,精準定量與收費必將反向制約居民垃圾產生過程,減少不必要的垃圾產生,避免社會資源的空轉浪費。
新固廢法 八大看點
現行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于1995年制定,2004年進行了第一次修訂(2013年、2015年、2016年分別對特定條款進行了修正)。
2020年4月29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會議通過第二次修訂,是時隔15年以來的第二次重大修訂。
除強調使用者付費之外,新版固廢法還有以下幾個看點:
1、加強醫療廢棄物監管
今年以來的新冠疫情狙擊戰中,大量醫廢處置問題成為社會關心問題。作為疫情防控的最后一道關口,醫療廢物能否安全處置,關系著切斷病毒傳播途徑、防止二次污染的關鍵。
應疫情防控要求,新版《固廢法》增加了對醫療廢物的監管要求,包括加強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能力建設、明確相關部門的監管職責和主體責任、完善應急保障機制等內容。
2、“水、泥”共治
新版《固廢法》鼓勵污泥、污水協同處理,因地制宜實現“水、泥”共治。
政策規定,城鎮污水處理設施維護運營單位或污泥處理單位應當安全處理污泥,對污泥的流向、用途、用量等進行跟蹤、記錄。
城鎮排水主管部門應當將污泥處理設施納入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規劃,同步推動污泥和污水建設,鼓勵協同處理,污水處理費征收標準和補償范圍應當覆蓋污泥處理成本和污水處理設施政策運營成本。
3、在全國范圍內推行垃圾分類
在目前較為松散的垃圾處置管理框架下,垃圾的不合規處置給社會帶來了多方位的外部性成本。
自19年以來,全國已有2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啟動了垃圾分類,其中46個垃圾分類重點城市垃圾分類覆蓋率已達到53.9%,其中上海、廈門等14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超過70%。
實踐證明,垃圾分類作為推進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主要手段之一,是防治環境污染的重要舉措。
本次政策也提出,各地政府應加快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生活垃圾管理系統,實施生活垃圾分類制度有效覆蓋,并提出按照產生著付費原則,建立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體現分類計價、計量收費等差別化管理。
4、建筑垃圾科學回收、綜合利用
隨著城市建設快速發展,建筑行業迅猛壯大,在工作生活環境不斷改善的同時,建筑垃圾也不斷增加。
據統計,我國每年建筑垃圾的排放總量約為15-24億噸之間,占城市垃圾的比例約為40%。
未來,隨著加速推進城鎮化的進程,建筑垃圾總量會越來越多,建筑垃圾的資源化利用工作亟須推進。
新《固廢法》加大推進建筑垃圾污染環境防治工作的力度,在加強建筑垃圾污染防治、分類處理、科學回收、綜合利用等全過程管理方面作了相關的規定。
提出建立建筑垃圾全過程管理制度,規范建筑垃圾產生、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行為,推進綜合利用。
5、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推行可降解替代產品
伴隨網購和外賣的風行,過度包裝和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問題比較突出。
據國家郵政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快遞業務量突破600億件,同比增長26.6%,僅快遞所耗膠帶就可以纏繞地球1200余圈。
新《固廢法》針對過度包裝問題,鼓勵綠色包裝、制定相關標準、加強包裝物回收、限制一次性塑料制品等方面作了相關規定,鼓勵和引導減少使用、積極回收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推廣應用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的替代產品。
6、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
新《固廢法》第六十六條規定,國家建立電器電子、鉛蓄電池、車用動力電池等產品的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
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簡稱EPR),指的是生產者對其產品所承擔的環境責任包括從生產環節延伸到產品設計、流通消費、回收利用、廢物處置等全生命周期的制度。
電器電子、鉛蓄電池、車用動力電池等產品的生產者應當按照規定以自建或者委托等方式,建立與產品銷售量相匹配的廢舊產品回收體系,并向社會公開,實現有效回收。國家鼓勵產品的生產者開展生態設計,促進資源回收利用。
7、逐步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
2017年7月27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要求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2019年全國固體廢物進口總量為1347.8萬噸,同比減少40.4%,禁止洋垃圾入境改革的各項舉措和成效,得到了社會各界普遍贊譽。
新《固廢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國家逐步基本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由國務院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商務、發展改革、海關等主管部門組織實施。”
8、最嚴格法律責任
新《固廢法》在法律責任這一章,從過去共21條,增加到現在共23條,增加了處罰種類,提高了罰款額度,對違法行為實行嚴懲重罰。
對于違反固廢法規定的行為,新固廢法的罰款力度明顯提高,多項違法行為罰款數額是現行固廢法的10倍,還增加了按日連續處罰、限產停產、或停業關閉的處罰措施。
此外,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將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固廢生產、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主體的信用記錄制度,并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大幅提高違法成本,引導固廢全產業鏈的企業規范化經營。
固廢產業鏈全受益 首推垃圾焚燒
目前,我國主流的固體垃圾處理方式,主要分為填埋和焚燒兩種。
根據《 中國統計年鑒2016》,2015年我國垃圾無害化處理總量18013萬噸, 其中填埋量11483.1 萬噸,占總量的64%。
2015年中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方式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隨著填埋空間的逐漸萎縮,未來一段時間,垃圾焚燒將成為固體廢棄物處理的主流方式。
根據《“十三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垃圾焚燒日處理能力目標要在2020年底達到59.1萬,相比2017年底的34.3萬噸/日,這意味著2018~2019年的產能復合增長率為20%,即在現有產能規模基礎上增加72%。
而填埋產能達到47.71萬噸/日,較之2015年回落5%。
焚燒處置量年復合增速20%
數據來源:《“十三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2019垃圾焚燒新中標產能同比增51%,行業在快速放量的同時,仍維持優良的項目質地,仍處于量增價漲的黃金發展期。
年度新增產能市占率繼續向龍頭集中
數據來源:中國政府采購網、采購與招標網、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除首推的垃圾焚燒行業之外,固廢全產業鏈也值得關注。
具體來看——
1、濕垃圾處置
垃圾分類全面推行后濕垃圾處理市場將爆發,餐廚垃圾處理設施放量值得關注。厭氧消化與好氧堆肥有望分別在南方與北方地區迅速推廣,帶動相關設備銷售放量。
2、環衛
垃圾精細分類后,將帶動不同品類垃圾的配套收集與轉運設備投資,利好環衛設備類企業。
環衛服務將在市場化率穩步提升的同時,業務內涵逐步泛化為“城市綜合服務”,在清掃、清運與公廁之外,拓展至消毒殺菌、綠化維護、路燈等基礎設施維護等,“環衛+”有望激發市場倍增潛力。
3、危廢
行業高景氣周期即將進入業績放量階段。
板塊低估值 有望修復
短期來看,目前行業估值仍然處于歷史低位。
環保板塊整體估值仍然處于歷史底部區域:目前環保板塊估值為PE TTM 29.04倍,處于歷史上29.43%分位點。
優質細分龍頭板塊今年估值有所提升,但也仍然在歷史底部區域。除了環衛龍頭以外,其他龍頭公司漲幅相對小,估值仍然低,平均估值仍處于2020年15-20倍區間,2020年預期凈利潤增速在15%-30%左右。
長期來看,隨著全國各地垃圾分類政策的普及滲透,將會極大影響中游環衛系統的運作方式,同時有價組分的分選也會降低終端處置環節的垃圾熱值,如何通過統籌分類-環衛-處置三個環節,將價值最大化,將成為未來垃圾焚燒行業必須思考的問題。
龍頭企業將憑借行業口碑、融資渠道與產業鏈協同等綜合優勢,在市場拓展中率先展開“環衛+”示范項目,并快速復制,擴容業務維度,拉開與中小企業的差距,實現強者恒強。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