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余垃圾被“吃干榨凈”?徐州原來是這樣做的
如何將廚余垃圾“吃干榨凈”?如何通過循環經濟產業打造“無廢城市”?10月14日,記者隨“潮涌長三角共建進行時”主題網絡傳播活動采訪團來到徐州市循環經濟產業園,實地走訪尋找答案。
據了解,早在2019年4月,生態環境部將徐州納入全國11個“無廢城市”建設試點,而徐州市循環經濟產業園則正是其重要的支撐項目和平臺載體,承擔著全市固體廢棄物的集中處置和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利用的歷史重任。
“以往固體廢物處置利用項目多為獨立建設、成效分類而估,普遍存在設施地理空間碎片化、獨立分散運營、協同處置成本高、全過程監管難、副產物二次污染等問題。”循環經濟產業園新盛綠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石峰告訴記者,產業園通過固體廢棄物處理區、環保科技創新區、再生資源利用區、環保設備產品研發與制造區、雁群填埋場綜合開發區等五大片區分門別類進行處理,“徐州的所有垃圾,在產業園要做到無害化、資源化的處置,不讓垃圾和污染物運出徐州。”
目前,徐州全市的廚余垃圾由循環經濟產業園中的餐廚垃圾處理廠負責處理,每日處理量在550噸左右,實際處理能力在850噸左右。“垃圾到廠后,通過設備的專業處理,高溫、滅菌、三樣分離,油水渣再產生沼氣,進行高溫發電,完成無害化處理。”餐廚垃圾處理廠副廠長劉永濤介紹道,“同時,我們會將其資源化——油脂可以制作生物柴油,固渣再進行深加工利用產生一些高蛋白營養添加劑。可謂是將廚余垃圾‘吃干榨凈’。”
據了解,徐州市循環經濟產業園突破傳統靜脈產業園發展模式,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為引領,以構建“國內引領、世界領先循環經濟示范區”為方向,推進“作業運行機械化、設施配置標準化、服務規范化、建設市場化、管理智能化”建設運營。
“我們充分考慮園區建設項目的技術協同性和規模匹配性,突破各項目獨立建設、處置技術單一存在的固有缺陷,實現項目互生、產業共生和資源再生,從而提升產業園運行效率。”石峰表示,園區將以“螺旋上升”的發展方式,努力建設“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循環經濟產業園,從而打造“百億級循環經濟產業園”,力爭成為全國城市固廢處理、資源利用的典范。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