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適應碳減排可能成為披露方向
“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ESG)信息披露”是指公司主動披露經營過程中的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信息。近年來越來越多企業注重社會責任報告,其中環境相關信息披露正在成為重要部分。商道縱橫總經理郭沛源近日表示,2021年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趨勢中,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已箭在弦上,參與碳中和、生物多樣性等議題,也將成為今年的企業社會責任趨勢。
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掀起減碳承諾浪潮
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各地各行業將設定減碳政策目標,全國性碳市場啟動在即,中國企業碳排放的外部強約束條件正在形成。
郭沛源認為,預計企業減碳意識將大面積覺醒,將有越來越多企業提出零碳目標。面對低碳轉型浪潮,企業要做好自身能力建設,開展碳核算,制定科學的減排目標,在工藝、技術方面轉型升級,實施節能減排行動,實現高質量發展。
“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預計未來中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報告中,關于碳中和、碳排放等相關的數據披露會劇增,而且也會更詳細,這也需要企業界提升內部對環境及碳足跡等數據信息的管理能力。”世界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中國代表處主任周衛東表示。
復旦大學環境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志青也表示,未來在披露相關信息上也許會有兩個重點方向,一是碳適應,一是碳減排。全國碳市場的建設已經啟動,最近電力、鋼鐵、水泥產業預計會陸續加入,在這樣的情況下,相關的排放源企業和背后的投資機構,可能都要關注未來信息披露的要求。
政策導向引領企業ESG信息披露
在‘雙循環、新格局’的大背景下,順應可持續發展潮流的商業必將獲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郭沛源認為,低碳轉型將成為企業關注的重點。
郭沛源表示,在政策推動下,更多企業將著力推動產品全周期可持續發展轉型,建立新的競爭優勢;并通過品牌公益營銷及倡導活動,強化與消費者的溝通,引導消費者消費理念和行為升級。
其中,減碳、減塑將是可持續消費常見關注點。《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已明確提出分步驟、分領域禁限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2021年,這一政策對相關行業和企業的影響將愈加明顯。”他說。
當前,企業社會責任、ESG相關信息披露與政策的導向密不可分。比如,隨著海洋開發力度的加大,藍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將會越來越受到關注,這一趨勢與綠色金融相結合,正在形成新亮點。2020年底,已有銀行簽署可持續藍色經濟金融倡議。
“未來資本市場在響應‘十四五’規劃等目標要求時,很可能以ESG投資理念發揮驅動力和杠桿的作用,為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健康發展提供動力。”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副院長錢小軍強調,企業必須提高對環境、社會與治理的重視,企業發展必須以高質量、綠色和可持續的方式進行,并具體落實到企業的戰略與實踐等各環節中。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