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市區生活垃圾分類和治理PPP項目
谷騰環保網訊:宿遷京環資源利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宿遷資源”)成立于2019年12月23日,由北京環境有限公司與宿遷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成立,注冊資本金500萬元。
自成立以來,宿遷資源按照北京環衛集團“一去三化新五者”的戰略方向,本著“環境就是未來”的價值理念,堅持“首善要求 首都標準”,建立“兩網融合”模式,助力再生資源行業轉型和發展,積極履行國企職責與社會責任,引領宿遷市垃圾分類行業走向新高度,讓“城市因我更美麗”。
■ 項目概況
宿遷市區生活垃圾分類和治理PPP項目是全國第一個垃圾分類專項PPP項目,項目成功入選江蘇省財政廳《2020年度省級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示范項目》以及國家發改委《綠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典型案例名單(擬)》。宿遷資源承擔著宿遷中心城區范圍內68家單位、18所學校、8家醫院、148個居民小區生活垃圾的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暫存、分類處理等工作。
■ 項目特點
“黨建聯盟”,促進垃圾分類工作質量再提升。創建黨建聯盟新模式,以點帶面,依托屬地黨組織全面開展垃圾分類進社區的宣傳引導工作,打造具有宿遷特色垃圾分類宣傳新亮點項目,形成一套完整可復制、可延伸、可運用、可推廣的垃圾分類管理、治理體系。
“宣傳四進”,引領城市垃圾資源再生新文明。垃圾分類不僅助于提高公民素養,更助于提升城市文明。為提高廣大市民對垃圾分類工作的的知曉率、參與率、準確率,宿遷資源通過組織宣傳人員進社區、進校園、進單位、進企業,開展“四進”活動,向市民現場宣傳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傳遞垃圾分類時尚理念。
“設備覆蓋”,培育居民垃圾分類好習慣。項目范圍內垃圾分類設施已實現小區全覆蓋,滿足居民日常使用需求,前端設置了非智能桶站,無需繁瑣的操作即可完成分類投放,方便社區老人使用。
“媒體合作”,提升項目推廣媒介傳遞效率。屬地協調主流媒體,采取新聞時事播報、網絡文稿推送等形式開展垃圾分類知識宣傳工作,已與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宿遷報業集團、網易新聞達成戰略合作伙伴,共同開展相關宣傳推廣活動,在江蘇廣電荔枝新聞、中國建設報等國內主流媒體推送垃圾分類相關信息,做到“國家級媒體、省級媒體、市級媒體”推廣全覆蓋。
■ 項目亮點
本項目借助現代科技,建設宿遷市垃圾分類時尚展館、現代化分揀中心、標準化有害垃圾暫存處。
宿遷市垃圾分類時尚展館:展館坐落于宿遷市經開區世紀大道313號,展廳面積超過1000m2。展館以垃圾分類引領低碳生活新時尚為指引,建有政府引領、“兩山理論”、兒童手工活動、3D裸眼全息投影等活動區域,是一座集環保知識宣傳、垃圾分類案例展示、多樣科普互動體驗、培訓宣教于一體的綜合性體驗館,先后被列為宿遷科學教育、宿遷市志愿服務實訓等基地。
現代化分揀中心:宿遷市可回收物分揀中心占地面積約5000m2,配備打包機、大件垃圾破碎機和智能分揀線等中端處理設備。主要規劃廢紙、廢金屬、廢飲料瓶、廢塑料、廢舊紡織、廢舊家電、廢舊家具以及其他綜合處理中心等八大板塊,具有專業化和規模化的分揀功能,能夠對可回收物進行高效分揀。
標準化有害垃圾暫存處:有害垃圾暫存處分為有害垃圾主題展廳和暫存處。暫存處內的有害垃圾分區域密封存放并配備除臭通風設施,保證恒溫恒濕,有效避免二次污染。展廳的布置以實際案例、工作做法為引導展示,可以直觀地反映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等環節開展情況。
■ 項目優勢
本項目在居民小區布置分類桶站,采用非智能設備,最大限度降低了政府財政投入,同時降低了居民(尤其是年齡較大的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門檻,獲得廣大市民的一致好評,切實將“人人參與”落到實處,分揀中心后端采用智能化分揀設備,不僅提升分揀效率,減輕員工工作強度,同時能夠為公司全面發展提供了技術信息保障。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