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打擊危廢傾倒和自動監測數據造假犯罪
【谷騰環保網訊】2021年,重慶市持續開展嚴厲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和重點排污單位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堅決遏制非法排放、傾倒、處置危險廢物和自動監控弄虛作假案件,促進專項行動在渝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截至目前,全市排查重點企業4550家(次),發現并督促整改涉危險廢物環境問題422個,立案處罰77件,抓獲犯罪嫌疑人40人,打掉犯罪團伙7個;發現并督促整改自動監控問題51個,查處自動監控違法案件3件,移送公安機關1件,抓獲犯罪嫌疑人3人,有力打擊和震懾了違法犯罪行為。
合縱連橫機制取得積極成果
自2020年由生態環境部、公安部、最高檢三部委聯合開展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以來,重慶市生態環境局、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高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通力合作,市區兩級上下聯動,合力辦案,切實提高案件偵辦效率。
在查辦沙坪壩區歌樂山水泥廠傾倒危險廢物案件過程中,沙坪壩生態環境部門與沙坪壩區公安分局建立了涉刑案件共同開展調查的聯動機制,在到達現場初步研判、準備取樣監測的同時,立即通報了沙坪壩區公安分局。沙坪壩區公安分局迅即到達現場并進行前期調查取證,前移辦案關口,經對涉案車輛可能行徑的道路監控攝像進行調閱,摸清危險廢物收集、運輸、非法傾倒鏈條,鎖定涉案車輛及人員,最終刑事拘留1人,取保候審兩人。
在查辦四川省遂寧市某公司非法轉移固體廢物案過程中,運用川渝聯合執法機制,與四川省相關部門互通案件信息,30小時內將非法轉移的固廢原車原貨運回。在辦理北碚區童某等非法傾倒鋁灰案中,辦案人員通過痕跡追蹤、走訪調查、大數據排查、車載GPS信號篩查等手段迅速鎖定嫌疑人,及時清運危廢60余噸。
專案查辦、專家參與取得突破
對案情重大敏感,影響惡劣、后果嚴重的案件成立專案組,實施專案查辦。今年,重慶市生態環境局組織水環境管理、執法、監測、科研團隊、法律專家對國家交辦的涉嫌環境質量監控造假的1條線索進行專案調查;會同司法機關、鑒定機構對4起涉嫌非法轉移傾倒危廢案件進行專案調查,查實并完善違法犯罪證據鏈條;通過邀請專家培訓指導、參與檢查等方式,推動提高非現場監管和打擊弄虛作假能力。特別是重慶市云陽縣胡某某等非法轉移廢礦物油污染環境案,生態環境部將其列為妥善解決跨省辦案管轄爭議典型案例。
“執法+幫扶”智能化監管取得成效
重慶市生態環境局在開展專項行動和聯合督導工作中,落實“六穩六保”政策,踐行“執法+幫扶”模式。
位于江津區的三峰百果園環保發電有限公司,垃圾焚燒項目投產后沒少被周邊群眾投訴。江津區生態環境局多次會同專家上門督導幫扶,幫助其在冷卻塔降噪、廢水零排放、廢氣減量排放等方面取得較大突破,全面提升了環境管理水平。目前,其生活污水全部回收至滲濾液系統進行提標處理,處理達標后的尾水全部用于冷卻塔降溫循環利用,實現了零排放。
九龍坡區在辦理一起逃避監管排放水污染物案中,無人機、無人船等智能化監管手段就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夜間排查某食品廠可能存在偷排偷放情況時,因條件限制,執法人員通過無人機監測。其實時圖像顯示有乳白色廢水流出,執法人員根據無人機顯示情況進行摸排,快速鎖定污染源。面對河道位置水流洶涌、水草纏繞不便采樣的情況,環境監測人員立即啟動無人船采樣監測固定證據,有效遏制夜間的偷排的違法行為,為后續執法提供了確鑿的證據。
與此同時,重慶還通過智慧監管系統對重點危險廢物產生單位加強監管,要求其嚴格執行二維碼管理制度,推進危險廢物收集、產生、轉移、處置全過程數字化、可視化管理。
下一步,重慶將繼續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堅決遏制非法排放、傾倒、處置危險廢物和自動監控弄虛作假案件,努力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范作用。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