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陽六起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全部辦結
【谷騰環保網訊】隨著日前湖南省瀏陽某公司傾倒渣土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辦結,至此,2021年瀏陽市6起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全部成功辦結。這也標志著瀏陽在落實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上取得了很大成效。
全面啟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
2021年10月,長沙市生態環境局瀏陽分局、市林業局、城管局、自然資源局、水利局、農業農村局等6個部門全面啟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其中,瀏陽市林業局向市政府申請啟動陳某某濫伐林木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由瀏陽市市長親自授權并督促案件辦理,這是湖南省首例以縣(市、區)人民政府作為指定賠償權利人的生態損害賠償案件。
接受瀏陽市政府委托后,瀏陽市林業局組織召開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磋商會議,提出相關生態修復補償方案。賠償義務人陳某某就案件事實、專家意見及賠償磋商意見書內容表示同意,并在律師見證下簽訂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協議》,市人民法院對雙方簽訂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協議》進行司法確認。隨后,瀏陽市林業局對修復效果進行評估和驗收,經專家驗收通過后辦結該案。
2021年11月5日,涉及6個部門、覆蓋6個領域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全面完成磋商。截至2021年12月7日,6起案件全面辦結。
在2021年6起生態損害賠償案辦結后,瀏陽市又啟動了新一輪的案件調查。2021年12月30日,瀏陽市農業農村局的會議室里,三起案件的論證會議正在舉行。來自瀏陽市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司法局以及6個部門的同志圍繞吳某某非法捕撈水產品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曾某某、陳某某非法捕撈水產品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李某某非法捕撈水產品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在長沙市生態環境局瀏陽分局的指導和司法機關的現場監督下,順利完成了磋商。
高效源于實踐探索
2021年10月,瀏陽正式被生態環境部授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稱號,表明瀏陽在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方面取得良好成效,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的工作有效開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能如此高效完成年度工作目標任務,源于瀏陽市堅持創新驅動、協同聯動、培訓拉動、督導促動,積極在實踐中探索生態環境損害賠償。
早在2020年12月,長沙市生態環境局瀏陽分局在執法過程中,發現某種豬養殖公司廢水超標,造成生態環境損害,便立即啟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經過調查取證、賠償磋商、司法確認、督促履行等程序,該公司按要求整改完善廢水處理設施設備,完成生態損害修復,并向瀏陽環保志愿者協會捐贈一套環保監測設備。
這是湖南省首例適用簡易程序的生態環境類損害賠償磋商案件,并作為典型示范案例在全省推廣。
同時,瀏陽市籌備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市人民法院、檢察院、發改局等17個單位為成員的瀏陽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將園區、鄉鎮(街道)作為協助辦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的責任單位,牽頭部門與檢察院、法院全環節聯動,司法機關全過程指導監督,用“一案一專班”的模式打通工作落實的“最后一步路”。
落實需要制度保障
兩年來,瀏陽市共啟動了20起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辦結13起(其中完成磋商修復7起,調查論證終止辦結6起)。
為了確保生態補償制度落到實處,瀏陽制定出臺《瀏陽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工作實施方案》,建立案件調查機制。
根據《方案》,生態環境損害調查評估堅持分級分類、屬地管理。生態環境部門、自然資源部門、水利部門、農業農村部門、林業部門、住房與城鄉建設部門等各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對生態環境損害案件線索進行調查評估。
《方案》將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納入績效考核體系,統一考核、統一調度、統一督查。對有顯著成績的單位或個人,給予獎勵;對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依紀依法追究責任;涉嫌犯罪的,移送監察機關、司法機關。
長沙市生態環境局瀏陽分局黨組書記、局長殷志民表示,下一步,將統籌相關成員單位不斷以案例實踐貫徹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工作,切實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制度落到實處,力爭讓“環境有價,損害擔責”成為社會共識,促使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步入新階段。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