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工業園區實現水資源“全生命周期”管控
【谷騰環保網訊】位于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的綠點(蘇州)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電子產品的企業,其清洗生產線高峰期的用水量每天可達800噸左右。以往這樣的生產廢水都由專業機構處理,導致企業生產成本增加。
如何讓廢水發揮最大效能?蘇州工業園區通過創新機制、科學規劃、系統治理等舉措,形成了一套從工藝設計到廢水處理,全部采用零排放工藝的可持續水管理體系,實現生產用水的循環再利用。
最近,這一體系先后通過《AWS國際可持續水管理標準》審核和國家《可持續水管理評價要求(GB/T38966-2020》的符合性評估。蘇州工業園區正式成為全球首例、國內首個可持續水管理標準化園區。
值得關注的是,蘇州工業園區對企業生產、生活涉及的所有用水途徑建立了用水清單,并編制了“水平衡”圖,通過確定每一股水的來源、用量、用途、排放方式等,形成對廠內水資源的“全生命周期”管控,一旦發現不正常的使用變量,會立即查找原因,避免水的浪費。
據了解,這些水管理舉措都和國際可持續水管理聯盟發布的AWS可持續水管理體系一脈相承。后者是水資源管理領域唯一的國際體系標準,由68項基本指標和30項進階指標組成,涵蓋了水量、水質、水治理、生態人文、安全飲用水、衛生設施等方面。
據介紹,蘇州工業園區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將水利、水務和生態環境職能統一整合的地區,“河長辦、防汛辦、高治辦、攻堅辦、水源地管理辦、節水辦”六辦合體,構成了園區水環境管理的核心競爭力。
蘇州工業園區通過總規、控規等規劃,優化空間布局,優先保護自然生態空間,促進綠色發展。總規確定了陽澄湖沿岸、金雞湖-獨墅湖沿岸、吳淞江沿岸3條生態保育帶,并利用主干水系打造6條生態廊道,從源頭上減少對水環境的影響和水資源浪費。
據悉,園區根據產業發展規劃、人口規模等目標,超前高標準建設供水、污水等環境基礎設施,構建了“雙水源、兩廠一網”的供水格局,建成了與周邊市、區的5條應急互聯互通管網,確保供水安全;將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廠、餐廚垃圾處理廠和熱電廠規劃建設在一起,實現了各類環境基礎設施之間相互配合,高效率實現資源化利用。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