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扎實推進滇池長腰山過度開發問題整改
【谷騰環保網訊】盛夏的云南滇池,滿眼都是翠綠的風景。記者走進曾因過度開發問題被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曝光、一度處在輿論風口浪尖的晉寧區長腰山,昔日違規違建的多處鋼筋水泥建筑物已按督察整改時限要求全部拆除,復綠種植的濕地松、滇樸、冬櫻花等植物長勢良好。
7月4日,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書記劉洪建在云南省委召開的“云南這十年”系列新聞發布會上明確表示,昆明市堅決全面徹底抓好滇池沿岸違規違建整治,滇池沿岸過度開發、無序開發、貼線開發現象得到全面遏制。
以雷霆手段整改突出問題,違規違建全面遏制
2021年5月,“云南昆明晉寧長腰山過度開發嚴重影響滇池生態系統完整性”典型案例通報后,昆明市堅持從政治上看問題,從思想上挖根源,以破局姿態、根治氣魄、雷霆手段堅決全面徹底推進問題整改工作。
云南省生態環境廳督察辦主任曹俊介紹,昆明晉寧長腰山過度開發涉及問題已按時限要求整改完成。長腰山滇池一級保護區內270米道路、昆明市滇池濕地管理中心(古滇水軍府)、“滇海古渡”大碼頭已全部拆除完畢;長腰山滇池二級保護區內已批未建的390棟建筑已全部取消建設,已批在建和已建成的214棟542套建筑,已全部收回拆除;長腰山滇池三級保護區內所有項目已全部停建停售并分類處理。同時,全面開展長腰山片區植被恢復工作,已于2021年年底前全部完成拆除區域初步復原復綠,復綠面積94.23萬平方米,種植各種樹木約34.83萬株,整個山體正在逐步恢復綠色底色。
針對滇池存在的“環湖開發”“貼線開發”等突出問題,昆明市制定印發《昆明市滇池沿岸違規違建問題整改總體方案》,以最高標準、最嚴制度、最硬執法、最實舉措,確保整改落地見效。
云南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阿澤新介紹,經過集中整治,滇池沿岸違規違建問題基本整改到位,累計拆除建(構)筑物110萬平方米,環湖路臨湖一側減少建設用地17250畝、建筑面積639萬平方米,恢復生態湖濱帶14公里,滇池沿岸過度開發、無序開發、貼線開發現象得到全面遏制和根本扭轉,生態空間加大,公共屬性回歸,群眾反映良好,為全省生態環境保護樹立了鐵規矩、新標桿。
抓實整改“后半篇”文章,高水平推進滇池保護
在2021年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的基礎上,云南省制定了《深化滇池沿岸違規違建整改推進滇池高水平保護治理2022年工作方案》,全力以赴做好滇池沿岸違規違建整改“后半篇”文章。
阿澤新介紹,當前,云南省、昆明市正在高標準統籌推進滇池沿岸違規違建剩余59個點(片)后續整改工作,確保2022年底前完成全部整改任務;同時,就環滇池生態綠道建設、環湖公路綠化美化、雨污分流改造、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美麗鄉村建設、濕地保護等制定專項工作方案,積極推進滇池高水平保護治理。
昆明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總規劃師王燚表示,昆明市將按照“做減法”的原則和“退、減、調、治、管”的要求加強項目管控。一是在昆明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中,加強與滇池保護最新要求的銜接與落實,對滇池流域城鎮開發邊界劃定、重點建設項目安排、新增建設用地指標等進行調整,實現滇池流域內外協調發展。二是開展環滇池區域控制性詳細規劃的梳理工作,將滇池保護及臨湖開發的有關工作要求落實到法定規劃。三是完善、出臺《環滇池空間形態與城市天際線控制規劃》《昆明市環滇池空間形態與城市天際線管理規定》,加強環滇池城市形態、風貌管控,明確臨山及濱水區域空間形態的管控要求,實現建筑高度和城市風貌塑造的管控目標。四是結合環滇池范圍內現狀及建設實際情況,編制《滇池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修復規劃》,統籌推進域內生態修復治理,提升生態環境承載力。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