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示范區建設方案》出臺
【谷騰環保網訊】太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近日公布《太原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建設方案(2021-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明確“十四五”期間,太原市將以“雙碳”為目標、以科技為引領,全面實施山體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水系統綜合提升、大氣環境質量綜合改善、城市人居環境綜合優化、能源高質量轉型發展五大行動,有效破解可持續發展存在的瓶頸問題,全面提升太原創新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全力打造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奮力書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美麗太原新篇章。
全面實施山體生態環境綜合治理行動
太原地處黃土高原,煤炭資源掠奪性開采導致的土地沉陷、荒山禿嶺、植被稀疏,曾是其一大顯著特征。
《方案》指出,全面實施山體生態環境綜合治理行動。共有8項工程,包括:破壞面修復技術示范工程、受損棄置地修復工程、綠色礦山建設工程、百萬畝森林圍城工程、城郊森林公園建設工程、生態康養基地建設工程、東山生態綠道工程、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百萬畝森林圍城建設工程中,太原市劃定了路線圖,制定了時間表。堅持把植樹造林作為改善生態環境、恢復山體植被的基礎工程。要求在2022年底前完成各類營造林100萬畝。2023年、2024年持續鞏固建設,到2025年基本實現可綠化山體“應綠盡綠”。
實施百萬畝遠郊生態屏障,則以“ 三縣一市”為重點,大力推進荒山造林、提檔升級灌木林改造、森林撫育和未成林地管護等工程。
而太原市民十分關注的城郊森林公園建設工程,則推廣應用西山市場化礦山生態修復“二八模式”,充分發揮政府引導作用,積極吸引企業投資,持續開展東西兩山區域的森林公園提升建設工程。
全面實施水系統綜合提升行動
《方案》明確,借助水生態修復、水資源重構、水環境改善、水安全提升以及智慧賦能水系統提升等方式,完成13項水系統綜合提升行動。
汾河是山西人民的母親河,流經太原188公里。位于汾河太原城區段9條邊山支流,在2016年以前均存在著“淌黑水”現象,經過連續四年的環境綜合治理,建成區雖然基本消除黑臭水體,但是每當汛期來臨,九河上游雨污混流現象將給汾河太原段水質穩定達標工作構成較大威脅。為此,《方案》提出,將實施“九河”上游生態治理和修復工程,無疑為太原建成區徹底消除黑臭水體,確保地表水水質穩定達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晉陽湖是華北最大的人工湖,素稱“中國北湖”,是鑲嵌在太原城市的一顆璀璨明珠。《方案》提出,全面實施晉陽湖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通過實施水系連通,實現晉陽湖、風峪河與汾河水系連通,確保水質穩定在地表水Ⅳ類標準以上;采取湖泊生態空間管控、水資源開發和生態水量及水位恢復、水污染防治、水生態保護與修復、湖周景觀和文化保護建設、完善湖泊管理體系等手段,建立生態濕地公園,改善晉陽湖生態環境;延伸和提升晉陽湖水體功能,改變周邊區域建設環境,進一步提升城市品位,樹立良好的城市形象。
我們相信,隨著水系統綜合提升行動全面實施,“一湖點睛、一水中分、九水環繞”水韻龍城格局進一步得到彰顯。
全面實施大氣環境質量綜合改善行動
長期以來,由于工業布局不合理,產業結構畸重,能源結構偏煤,地理位置三面環山等因素,直接導致太原環境空氣質量在全國168城市排名靠后。“堅決退出全國168城市后十位”,是太原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
《方案》指出,堅持空氣質量改善優先原則。以鞏固和提升環境空氣質量為目標,加強污染源綜合治理和污染物總量控制,聚焦重點領域節能,強化主要污染物減排改造,實施11項大氣環境質量綜合改善工程,推進生產過程自動化、智能化、綠色化,實現污染物超低排放。
眾所周知,太原市是全國能源重化工基地,運輸結構雖然以鐵路為主,但是公路運輸仍占相當大比例。為此,《方案》提出,實施運輸結構綠色更替工程。強化機動車污染防治,推動運輸結構綠色化,優先保障煤炭、焦炭、礦石、鋼鐵等大宗貨物運力供給,完善鐵路專用線共建共用機制,重點建設晉煤物流鐵路專用線,逐步實現150萬噸以上大宗物料鐵路運輸。
同時,實施面源污染治理工程。深入開展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通過采取設備與場所密閉、工藝改進、廢氣有效收集等措施,削減VOCs無組織排放。
針對當前PM2.5和臭氧污染突出問題,太原市提出實施大氣監測能力建設行動,著力推進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實驗室建設工程,進一步深化科學治污、精準治污,不斷提高大氣污染科學治理水平。
全面實施城市人居環境綜合優化行動
人居環境優劣,代表著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生活質量。《方案》明確,全面實施城市人居環境綜合優化行動。將以創造高品質生活環境、再現“錦繡太原城”盛景為目標,從生活方式轉變和城市更新兩方面推動城市綠色發展,深化太原省級低碳縣(市、區)試點建設。
一是實施綠色交通示范工程。以太忻一體化經濟區為示范點,構建智慧綠色交通體系,開通太原至忻州城際公交線路,引導交通出行向綠色低碳轉變,實現城際客運同城化。同時引導公眾優先選擇綠色出行方式,推動綠色出行比例達到70%。
二是實施城市公共空間建設工程。實施晉陽湖公園(二期)工程,打造山湖一體、河湖連通、古今交融、人文與自然交相輝映的一流景區;實施海洋公園建設、森林公園提質改造等專類公園門類,打造國內一流動物園、植物園;建設龍城公園、汾西公園等城市公園綠地,優化公園綠地布局。
三是實施老舊小區、城中村、棚戶區、老舊廠區、老舊街區改造利用工程。
“通過倡導綠色生活方式,著力構建優質均衡的城市藍綠空間。”太原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實施差異化城市更新行動,高標準共建低碳城市,促進城市宜居宜業。
全面實施能源高質量轉型發展行動
富煤、少氣是太原能源結構的一大顯著特征。《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間,將實施能源高質量轉型發展行動。此舉是太原市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打造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的重要舉措,是太原以高水平保護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
據介紹,此項行動主要是通過傳統能源產業的提效減碳、用能方式轉型升級、能源全產業鏈發展、能源科技創新能力提升等方式,來建立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共實施15項工程,包括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發電并網工程、“新能源+儲能”試點工程、氫能技術研發與示范工程、非常規天然氣高質量發展工程、燃煤替代與清潔供暖改造工程、能源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工程、零碳能源供熱關鍵技術研發與示范工程等。
太原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十四五”期間,太原市隨著國家可持續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全面落實,山體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水系統綜合提升、大氣環境質量綜合改善、城市人居環境綜合優化、能源高質量轉型發展等五大行動的深入推進,一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美麗太原新畫卷將在并州大地上徐徐展開。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