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通州試點治理水產養殖場超4200畝
【谷騰環保網訊】江蘇省南通市通州生態環境局積極推動全區地表水環境質量持續向優,充分利用水污染防治工程,提升污水集中收集率,保持對入江入河排污口整治力度,開展對主要流域重點斷面新一輪溯源摸排,進一步拓展生態養殖。截至目前,已試點治理15家200畝以上水產養殖場,治理面積達4200余畝。
據了解,通州生態環境局把突出源頭“治”作為打好水污染防治主動仗的有效措施,積極與各相關部門、鎮街溝通協調,實地走訪,通過區域治水持續發力,實施通揚運河平五片區、運鹽河城區水系區域治水工程,進一步擴大治水覆蓋面。在重點河道精準治理方面,實施九圩港灌區改造、川姜地區水環境提升、團結河(通州段)二期治理等重點工程,進一步改善區域水環境質量。目前,通州區生態養殖全面鋪開,今年已試點治理15家200畝以上水產養殖場,治理面積4200余畝。在此基礎上,還將治理范圍擴大至21家50畝以上,治理面積增加近2900畝。
為提升污水集中收集率,通州區進一步深化“十個必接”和“六小行業”整治,促進污水治理提質增效,加快補齊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短板。目前,益民、東沙、溯天3個污水處理廠正在加緊提標、擴建,建成后將新增污水日處理能力7萬噸;城市建成區,加快推進污水處理提質增效治理;鄉鎮區域,重點開展“四鎮五廠”污水處理設施整治提升,實現雙管齊下系統治理。
與此同時,通州區按照“排查、監測、溯源、整治”四步法,統籌推進入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在長江流域,對147個入江排污口實施“一口一策”。在淮河流域,針對前期一級排查出的16條骨干河道中1293個疑似排污口、697個可疑區域,區成立以生態環境局牽頭、第三方技術單位為主要力量、屬地鎮街配合的專項排查組,通過現場踏勘、無人機、無人船等方式,加速推進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行動,規范入河排污口管理,從源頭上管控入河污染物排放。
在對標進位、重點斷面溯源整治基礎上,對主要流域、重點斷面開展新一輪溯源摸排,動態更新工業企業、農田、畜禽養殖、水產養殖、支流支浜等污染源清單,摸清現狀底數。借鑒“南陽實踐”經驗,按照“空間換時間”的思路,指導高新區完成涉重生產片區突發水污染事件三級防控體系建設,通過落實“找空間、定方案、抓演練”三項工作,構建能夠滿足應急處置需要的污染團截留暫存區,提升區域突發水污染事件應急處置能力。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