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加快環評審批速度,半月涉及總投資82.11億元
【谷騰環保網訊】為助力重慶全面復工復產,重慶市生態環境系統在穩住經濟大盤工作中切實扛起生態環境保護責任,積極為各類市場主體紓困解難、賦能加力,在嚴格生態環境保護管理要求的同時,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壓縮審批時間、提高審批效率,保障項目加快落地,全面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和經濟社會發展。11月26日至今,重慶準予許可項目環評文件36個,涉及總投資82.11億元。
重慶市生態環境局環境影響評價處負責人向記者介紹,目前重慶多個項目順利通過環評,不少為重慶市重點項目,比如巫山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該項目占地面積70.5畝,項目總投資2.6億元,設計日處理生活垃圾350噸,年發電量4800萬千瓦時,項目建成后,將有效實現巫山縣生活垃圾規范化、標準化、無害化、資源化處置,對改善人居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沙坪壩區,沙坪壩區生態環境局主動指導幫扶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西南藥業等重大項目前期工作,保障項目快速落地。截至目前,實施告知承諾制審批項目15個,豁免重大項目環評7個,高效服務獲企業贊譽20次。
在北碚區,該區重點項目西部科學城北碚園區污水處理廠,北碚區生態環境局提前介入、靠前服務,將該項目納入生態環境領域創新舉措“三審合一”,減少該項目審批時限65天,節約企業成本7萬元。
在永川區,永川區生態環境局成立由分管副區長任組長的重點工業項目生態環保提前介入工作領導小組,建立“生態環保提前介入聯席會制度”,加強部門和園區信息互聯互通,專題研究解決招商項目選址選線、環境容量、污染防治設施、環境風險防范等環境準入問題,推動完成重慶市永川區精神衛生中心渝西精神衛生傳染病救治中心、重慶天泰熱力有限公司港橋園區“上大壓小”熱電聯產、永川綜合保稅區建設工程等重點項目環評審批,為項目開工建設創造了有利條件。
該負責人告訴記者,對需開展技術評審的環評文件,他們提前介入、主動服務,通過視頻、電話、郵件等形式開展信息溝通、評估,審查,加快重慶建設項目審批過程。11月26日至今,重慶市生態環境局采取視頻會議播放現場照片、錄像等方式,先后完成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重慶醫院建設工程等8個建設項目環評技術評估工作并出具評估報告;完成7個礦規環評和廣陽灣智創生態城(長江以南片區)、重慶高速公路網規劃環評等7個規劃環評審查工作。
此外,城口縣生態環境局對風力發電項目、20萬噸石灰項目、電解錳渣治理等重點項目環評提供“云咨詢”;對需要辦理業務的企業,通過電話、微信等形式在線指導20余次,為穩經濟大盤提供環評要素保障。
忠縣生態環境局利用入駐“渝快辦”政務服務平臺的“建設項目選線選址環境準入自助查詢系統”APP免費為建設項目進行擬選址研判、準入政策查詢等。截至目前,已為忠縣油基巖屑資源化利用、日儲能70萬度固態鉛硅儲能、年加工銷售50000噸鋼材、忠縣綜合能源投資、鋰電池負極材料前驅體制備、LNG加注碼頭、70萬噸改性瀝青集散加工等7個招商引資項目提供落地研判。
銅梁區生態環境局通過電話、在線監控等方式,實時了解企業復工復產情況,切實加強溝通互動,對未復工企業及時了解實際困難,對已復工企業通過在線監測數據了解企業污染治理設施是否正常、污染物排放是否異常等情況。12月1日至今,累計進行線上“問診”企業35家,發現整改環境問題5個,幫助未復工企業解決困難10個。
萬盛經濟技術開發區生態環境局將建設項目環評審批由事前審批向事中事后監管延伸,強化竣工環保自主驗收監督,有效提升監管服務水平,累計抽查建設項目自主驗收報告8個,將線上線下有機結合,及時開展“送法入企”,助力企業復工復產順利開展,推動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