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發布7起檢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谷騰環保網訊】“截至2022年11月,全省檢察機關共辦理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與資源保護公益訴訟案件4267件,在服務保障黃河國家戰略實施中發揮了積極作用。”近日,河南省人民檢察院、黃河水利委員會、省河長制辦公室聯合發布7起河南檢察公益訴訟服務保障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展示河南省檢察機關充分發揮公益訴訟獨特作用,在法治軌道上助推黃河流域保護的創新實踐。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加強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完善公益訴訟制度”。近年來,全省檢察機關立足“當好黨委政府法治助手”的工作定位,充分發揮公益訴訟在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獨特作用,與水利、河務部門密切協作,聚焦黃河安全和生態保護突出問題,成功辦理了一批有影響的典型案件,推動解決了一批“老大難”問題,創新完善了一批制度機制,在法治軌道上助推黃河流域保護,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聚焦突出問題,依法保障和促進黃河治理
近年來,河南省人民檢察院按照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聚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問題,立足公益訴訟職能,堅持以辦案為重,與黃委會、省河長辦協作,開展了一系列專項行動,依法保障和促進黃河治理。
圍繞黃河安瀾,助力河南省4號總河長令落實,部署開展妨礙河道行洪專項監督活動,依法推動525個妨礙河道行洪突出問題清理整治,牢牢守住安全底線。
圍繞黃河生態保護,結合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深化“清四亂”專項行動,將“清四亂”的范圍由黃河干流拓展至黃河流域,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與修復,加大對非法采砂、礦山治理、違法養殖等危害黃河生態突出問題的辦案力度。
圍繞黃河高質量發展,結合服務脫貧攻堅戰,部署開展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專項活動及服務鄉村振興專項活動,助力解決農村生活垃圾亂堆、鄉鎮污水排放、農業面源污染、農村黑臭水體等問題。
圍繞黃河文化保護,探索辦理涉黃河工程遺跡、古渡口、古鎮古村等文化遺產和文物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紅色文化保護等領域公益訴訟案件152件,助力守好精神寶庫。
強化跨區協作,著力推動問題解決
隨著黃河保護工作的不斷深入,新的違法問題大幅減少,但一些歷時已久、難度較大的“老大難”問題,特別是跨省際區劃治理等難啃的“硬骨頭”案件顯得更加突出,檢察機關與河務、水利部門勇于探索,著力推動問題解決。
一方面,河南省人民檢察院主動與沿黃省區開展省際跨區劃協作,于2022年初,與山東省檢察院會同黃委會、河務局、河長辦共同督促解決某企業在黃河干流河南、山東跨省界所建浮橋拆除后,大型浮舟仍然多年侵占黃河主河道岸線問題,推動涉及兩省兩縣、歷時多年遺留問題徹底整改,得到最高人民檢察院、黃委會、河務局及水利部門的高度肯定。
另一方面,河南省人民檢察院動員沿黃檢察機關發揮主觀能動性,加強與相鄰省份、地市的協作配合,重點推動黃河流域跨省際區劃重大問題的解決,共辦理16個跨省際區劃公益訴訟案件。
如,濮陽市檢察機關主動與豫魯交界5市11縣區檢察機關建立公益訴訟檢察協作配合機制,共同做好黃河及其支流金堤河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三門峽市檢察院主動與山西運城、陜西渭南市檢察機關,共同建立黃河金三角檢察公益訴訟守護美好生活跨區域協作機制等。
此外,河南省人民檢察院還創新制度機制,不斷凝聚服務保障黃河國家戰略更強合力。如,與省河長辦共同構建了以實現行政執法與檢察監督有效銜接為主要內容的“河長+檢察長”制;在河南黃河河務局設立協作機構,并會簽加強協作配合推動河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與省林長辦聯合建立“林長+檢察長”制在全省全面推行,并同步部署開展涉林自然保護地專項監督活動。
附件
河南檢察公益訴訟服務保障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
案例一:河南、山東檢察機關聯合督促整治跨省浮橋浮舟妨害黃河行洪安全行政公益訴訟案
案例二: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檢察院督促整治違法養殖侵占黃河濕地行政公益訴訟案
案例三:開封市祥符區人民檢察院督促整治違建魚塘破壞黃河濕地行政公益訴訟案
案例四:武陟縣人民檢察院督促整治人民勝利渠非法排污行政公益訴訟案
案例五:濮陽縣人民檢察院督促整治黃河支流天然文巖渠妨礙行洪行政公益訴訟案
案例六:河南省人民檢察院濟源分院督促消除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安全隱患行政公益訴訟案
案例七:河南省人民檢察院鄭州鐵路運輸檢察分院督促整治黃河灘區聚眾越野破壞濕地生態行政公益訴訟案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