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精準施策全面超額完成治氣目標任務
【谷騰環保網訊】在江蘇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歷史坐標上,2022年無疑是極為關鍵的一年、非同尋常的一年、令人難忘的一年。
這一年,江蘇遭遇到罕見的極端不利氣象條件影響,全省PM2.5濃度一度同比反彈60%,治氣難度之大前所未有,攻堅力度之強前所未有,監管執法尺度之嚴前所未有。
江蘇是如何勠力同心、克難攻堅、精準施策,全面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環境質量目標任務,在負重前行中交出大氣污染防治綠色答卷的?
高位推動,從早從緊壓實責任
藍天白云成為常態,得益于江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2022年2月1日,時任江蘇省委書記吳政隆就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江蘇省兩會閉幕第二天,江蘇省省長許昆林召開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全體會議,強調要一天一天地抓,一個行業一個行業去管,精準精細推動PM2.5和臭氧濃度“雙控雙減”。3月4日,江蘇省政府又專門召開治污攻堅季度推進會,部署開展“對標進位”專項行動。9月18日,江蘇省副省長方偉批示指出,前一段時間工作有力有效,但完成年度目標任務仍需付出艱苦努力,務必力度不減、緊盯不放、落實責任,確保生態環境質量穩定向好。
2022年,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堅決貫徹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要求,提高政治站位,果斷精準施策。1月29日,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召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視頻部署會,針對問題部署工作和任務,動員全系統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為堅決的態度,打贏藍天保衛戰。4月26日,廳黨組書記、廳長王天琦主持召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視頻調度會,推進全省火電、鋼鐵、水泥等排放大戶通過提升煤質、改進工藝、優化治污設施運行狀態等措施,穩定降低污染物排放濃度,實現持續友好減排。9月27日,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再次召開大氣污染防治攻堅工作部署會,傳達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批示要求,進一步統一思想、堅定信心、壓實責任,對大氣污染防治攻堅工作再動員、再部署、再要求,確保實現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堅決守住生態環境質量底線。
緊扣減排,邊幫邊查邊督邊改
江蘇生態環境系統奮力攻堅、連續作戰,用責任和奉獻打破了“靠天吃飯”的慣性思維和路徑依賴,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有了明確的方向指引和精準的治氣路徑,根據江蘇重化產業結構和污染物高排放強度等特點,針對性解決污染物排放總量大于環境容量的主要矛盾,緊緊牽住減排這個牛鼻子,在抓工作落實上狠下功夫,各類專項攻堅行動有聲有色。
2022年一季度,徐州市黃河新村國控站點空氣質量排名倒數,PM2.5濃度持續多日位列全省末位。江蘇省生態環境廳緊急成立徐州幫扶工作組,對這一站點實施定點幫扶。勘探現場、分析現狀、梳理問題……工作組拿出了一份“含金量”十足的《黃河新村國控站點空氣質量提升任務清單》,現場交辦給當地相關部門。經過幫扶,站點的PM2.5平均濃度由此前高于徐州市平均濃度7微克/立方米顯著縮小到2微克/立方米,幫扶成效明顯。
二季度,沿江地區臭氧污染防治形勢嚴峻,江蘇省生態環境廳組建專門隊伍,聯合行業專家、執法、監測等力量,分赴沿江8市開展工作,深入企業進行點對點幫扶。幫扶組面向各地靶向施策,聚焦重點地區、重點行業和重點時段,在原有常規工作基礎上,突出加強VOCs管控和治理,對企業VOCs廢氣收集情況等開展檢查抽測,針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明確具體措施和完成時限,掛單整改、對單銷號,推動治理減排。
三季度,面對嚴峻形勢退無可退,江蘇省攻堅辦牽頭組織開展“提質增優”攻堅專項行動,在“關鍵時刻”使出“關鍵招數”。從8月中旬起,成立 13 個工作組,對各設區市開展3輪幫扶督導工作,建立“發現問題、現場指導、當面反饋、問題整改、復核銷號”閉環整改機制,出動人員5900多人(次),現場核查點位近7100處,核查并交辦問題線索4903個……發現問題非常重要,整改問題更加關鍵。江蘇各級生態環境部門上下聯動,注重將督察力量下沉縣區、鎮街,深入一線排查問題、推進落實,堅持邊幫邊查、邊督邊改,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改,一微克一微克地爭,力求問題早整改、減排早見效。
“雙向奔赴”,改善質量利好企業
從煤煙污染治理,到工業、機動車、揚塵等綜合防治,江蘇各項措施壓茬推進,各類源頭治理工程行之有效,環境效益逐步釋放。
在華能太倉電廠,企業污染物排放濃度均優于超低排放限值。對全部燃煤機組進行了供熱改造,實現向熱電聯產電廠的轉型……這些舉措或減少了空氣污染物的排放,或替代了燃煤小鍋爐,或以清潔能源替代了化石能源,從不同維度為空氣環境改善作出貢獻。
2022年,江蘇緊緊圍繞空氣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壞”的底線要求,大氣污染防治攻堅在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污染物、重點時段多處著手,堅持源頭治理優化運行相結合,持續推進重點行業友好減排,推進煤電機組深度脫硝改造。
進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觸及的矛盾問題層次更深、領域更廣、要求也更高,剩下的大都是難啃的“硬骨頭”,PM2.5每下降1微克都必須付出巨大努力,僅靠末端治理、依賴行政管控已經難以為繼,必須切實加強源頭治理,而建設港口碼頭封閉式料倉就是其中一項重大舉措。
江蘇是港口大省、水運強省,港口綜合通過能力、萬噸級以上泊位數、港口貨物吞吐量、內河航道里程和密度等多項指標保持全國第一。2022年8月,江蘇省生態環境廳、省交通運輸廳、江蘇省海事局共同印發《江蘇省港口與船舶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要求全省規模以上干散貨港口在今年年底前實現封閉式料倉和封閉式皮帶廊道運輸系統全覆蓋,這也成為江蘇重點流域沿岸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有力支撐江蘇交通運輸現代化建設和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建設。
在無錫達美噴涂有限公司園區內,一臺巨大的RTO設備正在運轉。無錫達美噴涂共享中心是錫山區首個“兩車”噴涂綠島項目,采用現代化的生產工藝和先進的環保處理設施,目前已建成投產6條生產線及相配套的廢水和廢氣治理設備。生產車間采用全密閉模式,防止廢氣外逸,通過送風系統與抽風系統合力作用,生產車間里形成正負壓,使得噴涂、烤漆等各個工序產生的廢氣,達到應收盡收的效果。
“新投產的工廠逐步采用水性漆,并投入RTO廢氣處理設備,用于收集、處理各個工序產生的廢氣。”噴涂共享中心負責人告訴大家,經過過濾、吸附、脫附等一系列處理過程 ,每年減少VOCs排放量22.167噸。實踐證明,從源頭控制VOCs,不僅可以改善空氣質量,還可以給企業帶來利好,喚醒企業對環境保護的意識,變“單向治理”為“雙向奔赴”,才能使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行穩致遠。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