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深遠海養殖意義何在?
【谷騰環保網訊】農業農村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交通運輸部、中國海警局近日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推進深遠海養殖發展的意見》,提出全產業鏈全環節加快推進深遠海養殖發展的重點任務。
深海養殖具有技術先進、環境友好和成魚品質高等優點
我國是世界第一漁業生產大國,截至2020年,水產品養殖總產量為5224.20萬噸,約占世界水產品養殖總產量的66%,其中海水養殖產量約占我國水產品養殖總產量的42%。
然而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海水養殖空間受到嚴重擠壓,目前主要集中在水深不超過20米的潮間帶和近淺海區域,導致出現養殖密度過大、養殖容量趨于飽和、養殖海域富營養化、養殖擠占港灣航道和影響海岸帶景觀、養殖病害頻發以及養殖水產品質量堪憂等一系列問題。
相關研究表明,深遠海養殖可利用更先進的養殖技術和設備,將養殖作業拓展到水深更深(通常超過20m)和水流交換條件更好的深遠海,并增強養殖海域生態系統對養殖排放物的擴散和同化能力,從而提升養殖水產品質量。與傳統近海養殖相比,深遠海養殖具有技術先進、環境友好和成魚品質高等優點。
2013年,國務院《關于促進海洋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控制近海養殖密度以及積極拓展海洋離岸養殖和集約化養殖的建議。相關專家表示,我國亟須進一步拓展海水養殖空間,減輕傳統近海養殖對海洋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
2019年農業農村部《關于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未來我國將積極支持發展深遠海綠色養殖,鼓勵深遠海大型智能化養殖漁場建設,以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水產品和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的需求。
2022年生態環境部、農業農村部印發《關于加強海水養殖生態環境監管的意見》提出,規范部分近岸海域的海水養殖活動,進一步優化海水養殖空間布局,推進海水養殖業綠色發展。
總體來看,推動海水養殖從近海向深遠海拓展是當前緩解近海養殖壓力、改善近海生態環境、優化海水養殖空間布局和促進海水養殖業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對于保障國家食品安全、實現海洋漁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推進“藍碳計劃”和建設海洋生態文明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發展深遠海養殖須注重規劃和環評
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專家吳侃侃指出,深遠海養殖遠離大陸,與傳統近海養殖相比面臨的氣象與水文條件更復雜,生產成本更高,風險更大。
因此,在結合沿海地區實際情況的基礎上開展深遠海養殖區域規劃,對于提高深遠海養殖的適宜性、安全性、經濟性和風險防范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須從地理位置、氣象、水文、水質、水深、污損生物和自然災害等方面充分考慮,結合地理信息系統、養殖潛力空間分析、多準則決策分析和多維決策分析等理論方法,科學開展深遠海養殖區域的適宜性評價和選劃,從養殖容量、養殖品種、政策法規和相關配套等方面進行合理的產業布局。
在養殖區域規劃的基礎上,還應結合實際情況開展基于環境承載力的規劃環評工作,進一步明確各養殖品種的養殖規模、養殖密度和主要表征指標的閾值,并做好跟蹤監測、評價與預警,從規劃的源頭避免或減少深遠海養殖對養殖區域生態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
我國深遠海養殖起步較晚,1998年海南率先從挪威引進第一套高密度聚乙烯(HDPE)圓形雙浮管深水網箱,標志著我國海水養殖由近海向深遠海拓展。根據《中國漁業統計年鑒》,2010—2020年我國深遠海養殖進入快速發展期,養殖裝備以深水網箱為主,裝備容積和養殖產量整體呈上升趨勢。
自2017年以來,我國深遠海抗風浪養殖裝備技術創新取得重大突破,深遠海養殖模式逐步實現多元化,開發并建造10余種結構復雜的深遠海養殖裝備,目前主要分布在山東、福建和廣東。
優化養殖空間布局,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基于我國深遠海養殖發展現實情況,《意見》提出,要優化養殖空間布局。鼓勵發展養殖水體在1萬立方米以上的深遠海養殖漁場,其中,桁架類網箱及養殖平臺、養殖工船原則上布設在低潮位水深不小于20米或離岸10公里以上的海域,重力式網箱布設海域水深不小于15米。從事深遠海養殖要符合國土空間規劃和養殖水域灘涂規劃要求,在內水和領海開展深遠海養殖,要依法申領《不動產權證書》(登記為海域使用權)和《水域灘涂養殖證》。在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內開展深遠海養殖,要符合國家關于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海域空間利用管理要求。依托深遠海養殖開展旅游、餐飲、住宿等生產經營活動,要取得相關主管部門的從業許可并接受監管。
要推動全產業鏈發展。積極圍繞裝備制造、養殖生產、加工流通和品牌培育等重點環節,促進一二三產業相互融合、協調發展,不斷提高產業綜合效益。大力推行健康養殖,根據環境承載力,科學確定養殖模式、品種和密度,規范使用國家批準的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確保產品質量安全。做精做好水產種業,培育適合深遠海養殖的當家品種,鼓勵養殖本地種,養殖外來種要科學論證,采取有效防逃措施。積極發展水產品加工流通,加強產地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健全水產品質量責任體系,建立質量追溯機制,培育區域性優質特色品牌。鼓勵創建深遠海養殖類型的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范區。
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深遠海養殖項目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等法律法規開展環境影響評價,避讓相關生態保護紅線、自然保護地。深遠海養殖生產經營者應依法使用達標燃料,配備含油污水、養殖廢棄物、生活垃圾處理等污染防治設施設備,按照相關污染物排放標準及要求收集、處理、排放污染物,依法妥善處置棄養棄用深遠海養殖裝備。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