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縣域垃圾項目或將集中釋放,環保企業有多少機會?
【谷騰環保網訊】近日,山西省發改委、省住建廳聯合印發了《山西省垃圾焚燒發電中長期專項規劃(2023年修訂)》(以下簡稱中長期規劃)。從中可以看出,山西省垃圾焚燒重點將轉向縣域市場。
山西垃圾焚燒缺口有多大?
據悉,山西省目前已有11個地級市、7個縣級市及周邊22個縣城實現了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其余4個縣級市和58個縣城生活垃圾采用填埋處理。
截至目前,山西省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達到100%,建成生活垃圾處理設施100個,處理能力34075噸/日。其中填埋設施81個,處理能力15715噸/日;焚燒設施19個,處理能力18360噸/日。全省焚燒設施處理能力占比約54%,較2015年提升28個百分點。其中設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達到95%,較2015年提升63個百分點,初步形成了新增處理能力以焚燒為主的垃圾處理發展格局。
由此可以看出,山西垃圾焚燒缺口主要分布在縣域地區。
焚燒設施布局不均衡成突出問題
從山西省生活垃圾處理能力來看,發展成效較為明顯,近年來處理能力明顯提升,但仍存在一些問題亟須改進。
首先,山西省生活垃圾焚燒設施布局不均衡。當前,山西省全省生活垃圾焚燒設施建設主要布局在地級市和縣級市,縣級及以下地區生活垃圾處理仍以填埋為主,且大多數填埋場面臨服務能力趨于飽和、接近使用年限需封場的困境。隨著農村地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現有生活垃圾處理能力將無法滿足全省城鄉一體化條件下生活垃圾全量處理的需求,亟待加快推進縣城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規劃和建設。
其次,生活垃圾焚燒設施服務范圍不合理。近年來,隨著我省經濟的快速發展,生活垃圾處置需求增加,但是生活垃圾焚燒設施服務范圍未能實現區域統籌,造成個別相鄰市縣出現處理能力不足和處理能力過剩并存的問題,亟待打破行政壁壘,不斷優化設施布局。
最后,生活垃圾焚燒發電機組配置不科學。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和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扎實推進,生活垃圾熱值顯著提升,余熱鍋爐產汽量同步上升,加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技術不斷發展,焚燒發電廠熱效率不斷提高,機組配置需求增加,導致部分項目發電機組配置不能滿足實際需求,造成能源浪費,亟待優化發電機組規模,提升電廠運行效率。
環保企業可挖掘重資產投資和輕資產運營機會
為達到規劃目的,中長期規劃明確,到2025年,縣城基本形成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體系,城市實現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全覆蓋。全省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28290噸/日,其中焚燒發電處理能力27250噸/日,裝機規模622.5兆瓦。
中長期規劃明確了詳細的發展布局,2023—2025年,山西省規劃項目22個,關停1個,新增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9930 噸/日,裝機規模235.5兆瓦。2026—2030年,規劃項目 9 個,新增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4800 噸/日,裝機規模 106 兆瓦。至 2030 年,全省生活垃圾焚燒項目49 個,處理能力 33090 噸/日,其中焚燒發電設施45個,處理能力32050噸/日,裝機規模 728.5 兆瓦。考慮可能存在的垃圾清運量超出預期或項目開工建設不及預期等客觀因素,預留儲備項目5個,處理能力 2300 噸/日,裝機規模 54 兆瓦。
為此,未來幾年,山西省在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領域的重點任務有以下幾方面:健全生活垃圾分類收運體系、提升焚燒設施處理能力、加強設施建設運行監管、探索提升設施可持續運營能力等。
環保企業如何從中尋求發展機會?
中長期規劃明確,大力推行特許經營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模式,鼓勵各類經濟實體參與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設施的投資、建設和運營。分階段、分步驟加快推動新布局項目建設,選擇先進適用技術,減少原生生活垃圾填埋量。加大現有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設施污染防治和改造升級力度,加強運營監管,保障處理設施持續安全、達標、穩定運行。
因此,環保企業可以進行綜合評估,充分把握機會。其中,既有投資建設垃圾焚燒廠等重資產投資的機會,也有設計、供應、安裝、運維垃圾焚燒廠等輕資產投資的機會。與此同時,現有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設施改造升級市場也會逐步釋放。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