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督幫扶組如何發現企業廢氣偷排?
【谷騰環保網訊】這個看起來不起眼的彎折管道就是偷排未處理廢氣的。”在南昌市某化工企業內南昌市專業2組通過紅外線熱成像儀和現場管道摸排發現了兩處隱蔽的旁路偷排口。
按照生態環境部重點區域空氣質量改善監督幫扶工作部署,南昌市專業2組自7月20日在南昌市開展監督幫扶(第十一輪次)的工作。在幫扶期間,他們是如何發現企業廢氣偷排的?有哪些工作方法值得借鑒?7月28日,中國環境報記者跟隨南昌市專業2組,了解監督幫扶工作開展情況。
某化工企業內隱蔽的廢氣偷排口
分工明確,專業排查
事實上,旁路偷排問題的發現并不容易,交叉繁多的管道、隱蔽的偷排口都增加了發現問題的難度。但這并沒有難倒南昌市專業2組,在進入該企業前就用無人機進行了“偵查”。確定好檢查的主體方向后,第一時間趕往現場。
“生產現場、處理設施、廠房外部核查,我們兵分三路進入這家企業,按照既定方案開展監督幫扶工作,既節省了時間,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南昌市專業2組組長陳勝剛告訴記者。
一走進車間,一股刺鼻的氣味引起了南昌市專業2組成員杜鑫的注意,隨即便使用紅外熱成像對車間內所有管道進行了排查,果然在一處設施后下方發現了廢氣的偷排口。他立即使用PID(揮發性有機物檢測儀)進行初步檢測,數值為274.8mg/m3,初步認定上報為“通過旁路、暗管偷排污染物”。
南昌市2組在用紅外線熱成像儀時發現有廢氣偷排點
提前準備,科學規劃
能精準發現問題、弄清偷排問題絕非偶然,要打有準備之仗。“我們在南昌開展監督幫扶工作,對當地企業并不‘知根知底’,部里的線上推送線索對發現本次問題提供了重要的依據。”陳勝剛在復盤一天工作時告訴本報記者。每天回到酒店后,南昌市專業2組要坐在一起討論第二天的點位選擇和路線規劃。事先查看推送企業的營業執照、排污許可證和在線監控平臺等數據,確認生產工藝及治理設施的種類,對有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預判。
“確定好去哪只是第一步,查清問題,科技裝備才是關鍵。”陳勝剛還告訴記者。為了讓這些科技裝備都發揮出“威力”,南昌市專業2組每晚都對他們的無人機、紅外線熱成像儀、PID(揮發性有機物檢測儀)、FID(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風速儀等高科技裝備進行充電、調試、檢查。為第二天全方位發現問題線索,固定違法證據提供保障。
南昌市專業2組每晚都對自己的裝備進行充電、調試、檢查
“廢氣直排不僅會損害廠內工人身體健康,影響周圍大氣環境,情節嚴重還要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偷排處的管道要盡快進行拆除,及時整改……”簽字之前,專業組又給企業方普及了廢氣直排的危害和涉及的法條解釋。
陳勝剛表示,將把查處的問題按照程序交與地方并督促其立即整改。下一步,對于企業的問題和困難將繼續幫扶為主,但如果出現惡意偷排也絕不姑息,堅決查處。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