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范化解尾礦庫環境風險?
【谷騰環保網訊】尾礦庫作為“一廢一庫一品一重”重點環境風險領域之一,種類復雜、數量繁多、環境風險突出,關乎美麗中國建設的生態安全根基。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積極推進尾礦庫環境風險防控工作。目前,全國所有尾礦庫均已完成至少一輪污染隱患排查,有效防控了尾礦庫環境風險。
然而,當前仍有部分尾礦庫存在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污染治理設施建設不完善,運行不規范、監測預警體系不健全、閉庫銷號不及時等問題。需要各地強化尾礦庫常態化監管,進一步補短板、強弱項、提能力,全力防范尾礦庫環境風險,守牢生態環境安全底線。
壓實主體責任,完善尾礦庫污染防治設施。我國大部分地區尤其是北方地區尾礦庫地下水監測井等污染防治設施不健全的歷史欠賬問題短期內仍難以徹底解決。各地要緊盯尾礦庫污染隱患整改治理工作進展,把完善尾礦庫尾水處理系統、提升改造回水設施、規范滲濾液收集處理、健全雨污分流設施、完善防滲漏設施和監測設施等作為具體舉措,依法壓實尾礦庫所屬企業、地方政府主體責任和有關部門監管責任,拉條掛賬建立問題清單,明確責任主體、治理措施、時限要求等,推動尾礦庫治理取得實效。
強化能力提升,深化實施分類分級環境監管。各地基層人員少、工作基礎弱、能力不足等現狀,與當前尾礦庫環境管理需求還有較大差距。各級生態環境部門要全面落實《尾礦污染環境防治管理辦法》,細化環境監管要求,不斷提升精準、科學、依法治污水平。深化實施分類分級監管,規范有序做好尾礦庫分類分級監管清單調整,突出監管重點,監管對象更加精準,防控重點更加聚焦,監管措施更加有力,有效破解尾礦庫監管力量與任務不匹配的難題。
提升信息化水平,打造全國尾礦庫環境監管“一張圖”。現已建成的全國尾礦環境管理信息系統集成了尾礦庫基礎信息、監管清單調整、排查治理進度調度評估、臺賬填報、統計分析等功能,極大提高了各地尾礦庫信息化管理能力。下一步,要持續優化信息系統,加強尾礦產生、貯存、運輸、綜合利用全過程和尾礦庫全生命周期環境數據統計、分析和監管,提高信息系統智能性和便捷性。如完善工作任務自動推送、治理時限滯后預警、在線監測信息顯示和超標提醒、汛期暴雨提醒等功能,繪制全國尾礦庫環境監管“一張圖”,實現尾礦庫環境監管可視化展示,不斷提高各地尾礦庫環境管理的信息化、規范化水平。
加大資金投入,著力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由于歷史原因,我國不少尾礦庫建設存在選址、設計不規范問題,歷史遺留老舊庫已廢棄或成為無主庫,環境風險隱患突出。要著重推動解決歷史欠賬問題,加強中央和地方財政資金和政策支持,加大固體廢物污染防治資金投入力度,強化綠色金融支持,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探索形成多元投融資模式,推進歷史遺留尾礦庫閉庫銷號。同時,強化科技支撐,探索研究尾礦綜合利用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地對尾礦資源進行深度開發和利用,走循環、可持續發展道路,減少尾礦堆存量。
作者單位:生態環境部華北督察局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