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海洋保護不力屢被點名,中央督察組反饋意見出爐
【谷騰環保網訊】近日,中央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向福建省反饋督察情況。歷經三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福建存在哪些共性問題?又有哪些新問題出現?記者梳理發現,三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都提到了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的問題。
超規劃養殖多次被點名
從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及回頭看,到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再到如今第三輪督察,督察組對福建反饋的問題清單,海洋保護成為“高頻詞”。
第三輪督察指出,福建省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問題仍較突出。三都澳海域超規劃養殖和無證養殖仍然存在,78%的養殖未依法取得海域使用權證。海水養殖污染治理亟待加強。漳州漳浦縣將軍灣沿岸密布提水式海水養殖場,大量養殖尾水通過溪流直排入海,在海面上形成黑色污染帶,赤湖舊溪、赤蘭溪等入海口化學需氧量、無機氮等超標嚴重。龍海區南溪入海口特殊利用區禁養區、九龍江河口濕地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平潭海壇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一級保護區海域等生態功能重要海域內仍存在水產養殖。
這不是督察組第一次點出福建省海域違規養殖問題。2017年,在第一輪督察中,其超規劃養殖問題普遍,造成局部海域富營養化被點名。
寧德市三沙灣規劃養殖面積1.32萬公頃,實際養殖面積1.65萬公頃,禁養區仍有348公頃網箱養殖和5010公頃藻類養殖沒有清退。福州連江縣近海規劃養殖面積6651公頃,到2016年底實際養殖面積2.24萬公頃,造成養殖區水質惡化,三類水質比例由2014年的39.4%下降到2016年的35%,四類和劣四類水質比例由2014年的49.1%上升到60.4%。
從2017年到2023年,6年的時間,超規養殖、無證養殖等問題仍未得到根治,值得關注。
違規圍填海屢禁不止
不僅是超規劃養殖,違規圍填海也成為海洋保護不力的重點領域。最新的督察反饋指出,一些地方圍填海歷史遺留問題處置整改不到位,工作不嚴不實。漳州一些縣區落實處置要求不力,該清理的項目沒有清理到位,有的還在繼續圍填海。2020年以來,寧德市多處海域被非法實施填海或圍海,合計228畝,其中52.5畝位于海洋生態保護紅線內。
此外,無居民海島保護監管不力,違規開發利用問題突出,島嶼生態遭到破壞。漳州詔安縣、福州長樂區未經批準對城洲島等進行開發;平潭綜合實驗區建設引堤工程時,違規對紅柴甕礁和南澳仔島實施海堤連島,東甲島等因旅游活動對原生生態環境造成較大影響;大結嶼、本連嶼、茶仔頭島等無居民海島被違規侵占。
這類問題在此前的第二輪督察中亦被提及。2020年,中央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向福建省反饋督察情況,一些地方和部門對重要海洋功能區保護不力。福建定海灣實業有限公司擅自改變用海方式,違法建設連江定海灣山海運動休閑項目,但2016年以來,省發展改革、海洋與漁業部門先后將其確定為福建省重點項目和海洋經濟重大項目,福州市將其列入第一批市級特色小鎮創建名單。
2017年4月,漳州市古雷港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為推動古雷煉化一體化項目建設,在未取得用海手續情況下,擅自委托福建漳龍建投集團有限公司實施違法填海項目,侵占東山灣濕地,截至2018年10月,共填海造地5820畝。2012年至2019年,南安市水頭鎮巷內村持續在南安市安海灣海域違法填海,侵占大盈溪河口濕地500多畝,導致局部生態系統功能嚴重退化,近岸海域水質明顯惡化。泉州市政府在未經上級海洋部門批準的情況下,多次試圖通過調整海洋功能區劃使上述違法圍填海行為合法化。
超規劃養殖屢禁不止,帶來的環境影響最終由水質惡化買單。面對圍填海的歷史遺留問題,一些地區整改遲遲未能到位,甚至一些項目還在繼續圍填海,對生態造成嚴重破壞,下一步整改進度和力度都值得關注。
“兩高”項目盲目上馬等新問題突顯
督察指出,福建生態環境保護取得明顯成效,但對標對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對標黨中央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決策部署,以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態環境的新期待,工作力度仍需進一步加大,一些領域突出問題亟待解決。其中,“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存在差距”,這一提法也是首次出現在福建省的督察反饋中。
福建省生態環境質量位于全國前列,也因此統籌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保護也成為福建現階段的重要目標。然后,最新的督察反饋中指出,一些干部對環境質量存在盲目樂觀情緒,對本區域本行業生態環境問題缺乏清醒認識;有的地方和部門對新發展理念抓落實不夠有力,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落實不到位,統籌發展和保護還有差距。
思想認識不到位,給“兩高”項目盲目上馬留出余地,問題認識不清晰,也讓環境違法違規問題變得突出。
第三輪督察反饋披露,福建“兩高”項目盲目上馬。福州大東海公司1臺130噸脫磷轉爐,本應用于煉鋼的脫磷預處理,卻違規用于煉鋼,增加鋼鐵產能143萬噸。福州新福興玻璃、瑞波玻璃公司未完成產能置換,分別違規建成1000噸/天、600噸/天浮法玻璃生產線。龍巖永定區違規新增水泥熟料產能1000噸/天。福州江陰港城經濟區部分燒堿項目未落實等量或者減量置換要求。
化工園區布局問題同樣突出。督察發現,閩江和九龍江等流域上游的南平、三明、龍巖三市一些化工園區沿江違規建設,環境違法違規問題較為突出。三市有13個園區在達標認定時不符合用地要求,部分永久基本農田被劃入園區范圍;三明市一些企業違規建設運行不符合產業政策的氟化氫和沉淀法白炭黑生產線,一些化工園區和企業通過雨排口違法排污。
值得肯定的是,前兩輪督察整改的深入推進,讓福建順利解決一大批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例如,廈門城鄉生活污水治理、平潭本島岸線修復保護等都取得明顯成效。
新一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公開,福建能否以督察整改為契機,抓緊海洋生態保護修復,打好重點海灣水質提升攻堅戰,加快產業、能源、交通運輸結構優化調整,各方將持續關注。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