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加快推進國土空間生態修復
【谷騰環保網訊】日前舉行的云南省第55個世界地球日主題活動——“守護七彩云南生態撫平云嶺大地‘傷疤’”新聞發布會上,云南省自然資源廳發布了《云南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
新聞發布會現場。蔣朝暉攝
云南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趙喬貴介紹,《規劃》是省級國土空間規劃的專項規劃,其編制實施在云南尚屬首次。《規劃》分析了云南生態現狀與面臨形勢,明確了全省生態保護修復工作總體要求和到2025年、2035年要實現的各項目標,提出了筑牢西南生態安全屏障、維育世界生物多樣性寶庫、提升高原立體特色農業空間生態功能、建設韌性城鎮空間、構建生態廊道網絡5大主要任務,聚焦生態空間、農業空間、城鎮空間生態修復,部署了12個重點工程、47個重點項目,全方位確保全域全要素推進國土空間生態修復。
云南省林業調查規劃院黨委委員、副院長溫慶忠認為,云南省位于國家長江重點生態區(含川滇生態屏障)、青藏高原生態屏障區的關鍵區域,肩負著“西部高原”“長江流域”等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的建設任務,是我國西南生態安全屏障。《規劃》聚焦筑牢我國西南生態安全屏障目標任務,在長江流域、青藏高原東南緣部署金沙江干熱河谷生態修復帶、青藏高原東南緣生態修復區2個重點工程,以區域、流域為單元,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復。同時,《規劃》還在這兩個重點生態區部署了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重點工程。
礦山生態修復點位。蔣朝暉攝
云南省地質環境監測院(省環境地質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汪朝志認為,《規劃》按照“保障生態安全、突出生態功能、兼顧生態景觀”的優先序,統籌推動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保護,針對生態、農業、城鎮三類空間存在的問題和短板,制定差異化修復任務,將綠美云南建設融入其中,著力打造“七彩云南·世界花園”。綠美云南建設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云南實踐,《規劃》將其作為一項重要內容貫穿于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工作,推動生態高顏值與發展高質量齊頭并進,將不斷夯實云南爭當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基礎。
正在加緊實施的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范工程。蔣朝暉攝
趙喬貴表示,下一步,云南將圍繞《規劃》目標,聚焦重點流域和重點區域,細化完善任務清單,做實重點工程和重點項目;繼續督促指導各州(市)、縣(市、區)以省級國土空間規劃為依據,編制好本級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推動各級各類生態修復重大項目上圖入庫,加強動態監管,實現全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一張圖”管理;積極鼓勵和引導各類經營主體參與,打通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雙向轉化通道,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