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新機制下,環保項目如何“不廢標”!
【谷騰環保網訊】近期,環保領域特許經營項目引起大眾關注,“項目終止”、“廢標潮”、“國企中標”、“踩115號文件紅線”等字眼頻現,這些現象緣起是什么呢?
去年11月8日,國務院發布的《關于規范實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的指導意見》(簡稱“115號文”),最大程度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同時明確規定民營企業參與的特許經營新建(含改擴建)項目,污水處理項目、污水管網項目民營企業股權占比原則上不低于35%的項目;垃圾固廢處理和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應由民營企業獨資或控股。
今年4月,國家連發兩個重要文件:《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強調鼓勵民營企業通過直接投資或者獨資、控股、參股等方式積極參與特許經營項目;《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特許經營方案編寫大綱(2024年試行版)》要求,除作為政府出資人代表參與地方政府通過資本金注入方式給予投資支持的項目外,地方本級國有獨資或國有控股企業(含其獨資或控股的子公司)不得以任何方式作為本級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建(含改擴建)項目的投標方、聯合投標方或項目公司股東;作為政府出資人代表時,原則上不得在項目公司中控股。
三個重磅文件的接連發布,對于特許經營領域產生不小的震動,鼓勵民企參與特許經營項目是這三個文件的重點之一。
近日,《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特許經營協議(編制)范本(2024年試行版)》印發,至此PPP新機制全面落地。
根據“115號文”的要求,凡是2024年2月PPP項目清理核查前未完成招標采購程序的項目,以及后續新實施的PPP項目,都需要按照PPP新機制來執行。
目前距離PPP新機制發布已過去半年,各地政府對于PPP新機制的響應、落實情況如何呢?小編整理了近期環保領域特許經營項目執行落實情況,可謂是“豐富多彩”。
多地項目終止、廢標
自115號文件印發后,環保領域特許經營廢標、終止項目較多,小編整理了近期熱度較高相關項目,涉及城鄉供水、水質凈化、污水處理等領域。涉及金額較高項目為六景工業園區水質凈化廠、六景工業園區南部水質凈化廠特許經營社會資本方采購,共計13.7億。
表中所列項目于近期引起業內嘩然,嘩然焦點在于:項目中標單位為國企或國企控股,是否違反了“115號文”中對于民營企業股權比例要求。
除了茂名市第一水質凈化廠廠網一體化特許經營和委托運營項目、松桃縣5個城鄉供排水一體化建設項目特許經營權表明廢標原因與“115號文”要求不符外,其他項目廢標原因涉及評估金額有誤、接采購人通知、因故終止項目等,未明確指向PPP新機制。
民企發力,拿下特許經營
雖然環保領域特許經營項目廢標較多,也不乏有一些民企默默發力,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抓住政策東風,拿下特許經營項目。如:
安徽毛集實驗區第二污水處理廠(一期)特許經營項目,要求新建污水處理廠工程總規模30000噸/天,一期處理規模10000噸/天,由安徽金鵬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標,特許經營期限20年。
落實PPP新機制,花樣繁多
各地對于PPP新機制的執行操作各有不同,有在招標文件明確投標人民營企業股份占比的,有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履行民營資本招商程序,也有另辟蹊徑的。
招標文件里明確投標人民營企業股份占比
新民市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特許經營采購,特許經營期限30年。招標文件中明確規定聯合體中民營企業股權合計占比不低于51%(投標文件中提供聲明函),中標人上海康恒環境股份有限公司。
大慶市東風污水處理廠項目特許經營采購,特許經營期限40年。招標文件中要求聯合體牽頭人必須為民營企業或外商投資企業,民營企業(或外商投資企業)股權占比不低于35%,外商投資企業參與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按照外商投資管理有關要求并參照上述規定執行。中標人為北控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北控水務(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中鐵上海工程局集團有限公司、南京市市政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聯合體。
值得注意的是,大慶市東風污水處理廠項目特許經營采購項目中標注了民營企業或外商投資企業。
國家發展改革委投資司有關負責同志就《關于規范實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的指導意見》答記者問中表明,回歸PPP本源,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直譯為公私合作伙伴關系,其中Public指公共部門,Private指私人機構,在我國主要為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我國推進PPP的初衷,主要是借鑒國外經驗,在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領域引入民間資本和外商投資,提升運營效率和管理水平。
項目實施過程中履行民營資本招商程序
溫州濱海凈水廠項目前段時間備注矚目,總投資33億,由溫州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標。招標文件中要求選定的特許經營者在溫州市依法設立項目公司,牽頭人須為溫州市市屬國有企業,在項目公司中持股比例不低于51%。
同時規定政府方在項目公司中不占股。若本項目選定的特許經營者為國有企業,為滿足《關于規范實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的指導意見》(國辦函〔2023〕115號)要求,選定的特許經營者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同時履行民營資本招商程序。
也就是說,項目可以先由國企中標,只要在項目公司成立時滿足“115號文”中對于民營企業股權占比原則上不低于35%的要求即可。
無獨有偶,近日什邡市水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就是按照明確項目公司股權結構的形式來落實PPP新機制的。招標文件顯示:聯合體投標的,聯合體成員單位至少有一家民營企業作為投資人,且民營企業在項目公司的股權占比不低于35%;非聯合體投標的,投標人的民營企業股權占比不低于35%。
非新建(改擴建)特許經營項目
近日,全椒城東污水處理廠特許經營權轉讓項目發布,特許經營權轉讓期限20年,特許經營權起拍價1600萬元/20年,加價幅度10萬元或10萬元整倍數。該項目由全椒全鑫城鎮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中標。
經了解,全椒全鑫城鎮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100%股權由國企控股。
這是不是意味著非新建(改擴建)項目可不按照《支持民營企業參與的特許經營新建(含改擴建)項目清單》要求執行,這個方向有待討論。
PPP新機制重點
PPP新機制對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進行了系統規范,那么在落實PPP新機制需注意哪些重點?
1、要聚焦使用者付費項目
“115號文”提到,不得因為采取PPP模式而額外新增地方財政未來的支出責任,需明確收費渠道和方式,項目經營收入要能夠覆蓋建設投資和運營成本、具備一定投資回報。
2、要最大程度鼓勵民營企業參與
“115號文”后附《支持民營企業參與的特許經營新建(含改擴建)項目清單(2023年版)》,如果是新建或改擴建項目,并且采取了特許經營模式,需要按照清單要求嚴格執行。
同時需把握以下要點:
一是清單采取了不完全列舉形式,清單所列領域以外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建(含改擴建)項目,也要參照清單精神,積極鼓勵民營企業參與。
二是清單不是對特許經營行業范圍的限定,未在清單中明確的行業領域項目,也可以按照新機制規定采取特許經營模式。
三是清單規范范圍為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建(含改擴建)項目,符合條件的國有企業通過特許經營模式規范參與盤活存量資產不屬于清單規范范圍。
四是建立了清單動態調整機制,后續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及時收集、整理各方面對清單實施過程中的意見建議,并結合投資管理新形勢新要求,對項目清單進行動態調整,真正做到最大程度鼓勵民營企業參與。
3、要嚴格落實PPP新機制中地方本級國有企業參與的有關要求
除作為政府出資人代表參與地方政府通過資本金注入方式給與投資支持的項目外,地方本級國有獨資或控股企業不得以任何方式作為本級PPP新建和改擴建項目的投標方、聯合投標方或項目公司股東。
PPP新機制實行半年來,現象繁多,說明各級政府還應加強對于新機制的學習和理解,將政策落實到位。
雖有“廢標潮”的出現,但這也正體現了各地政府在積極響應國家政策,領會文件精神,認真落實新機制要求。
同時PPP新機制對于民營企業的鼓勵,并不意味者國企不能參與。新機制中“要求關系國計民生、公共屬性較強的項目,民營企業股權占比原則上不低于35%”,說明國企可以有控股到65%的空間;“少數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屬性強且具有自然壟斷屬性的項目,應積極創造條件、支持民營企業參與”,說明國企參與空間很大。
PPP新機制對于民營企業利好的同時,民營企業也應加強自身競爭力,只有提升自身實力,才能在政策的推動下不斷壯大,“乘上東風,一路前行”。
PPP新機制落地實施需要各方面共同推動,形成合力,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規范推進本級政府事權范圍內的特許經營項目,依法依規明確特許經營項目實施機構。社會資本方和咨詢機構要全面準確理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內涵,客觀合理地從專業角度解讀文件精神、推動具體項目落地。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