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堵住城市中“零存整取”污水的漏洞?
【谷騰環保網訊】污水治理成效直接關系城市環境質量,但在實際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容易被忽視的點位。比如,在城市一些小農貿市場、蔬菜水產批發市場、小餐飲店等地,部分商家為圖省事,會把少量生活污水直接倒入街道上的雨水井中,包括地面沖洗水,洗菜、洗餐具的污水,屠宰清洗家禽、魚類的污水等。盡管這些傾倒行為不是普遍現象,但還是會對城市水體產生不小的影響。
這些污水因為量小,平時通過雨水井口流入雨水管內,不能直接排走,只能“零存整取”地聚積在雨水管某個低洼處。下大雨時,就會被沖刷到外環境的水體中。
筆者了解到,今年進入雨季以來,類似情況在某地多次發生。雨后在河流中形成一條黑色污染帶,經排查發現,不是企業偷排或者雨污管網破損導致污水進入雨水管網,而是雨水管網中積累的污染物隨雨水排入了江河。
為了堵塞這一“零存整取”的漏洞,筆者建議各地要高度重視排查管控工作。
一要明確監管職責。這一現象大都發生在農貿市場、餐飲店等場所,必須明確監管部門,不能出現部門之間相互推諉扯皮現象。
二要加強宣傳教育。解鈴還須系鈴人,解決這一問題要從源頭著手。通過上門入戶進店等方式,加強對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切實增強經營者的環境保護意識,提高遵紀守法、保護環境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三要加強監管執法。此類店鋪的規模通常不大,而且基本上涉及民生。因此,職能部門要立足堵與疏、管與幫相結合,加大排查管控力度。廣泛發動群眾參與,精細化、精準化、快速化發現問題線索,鎖定責任者,督促認識到位,整改到位。對屢犯不改的,監管部門要會同街道、社區,通過批評教育、“紅黑榜”信用監管以及行政處罰等手段,倒逼責任者文明經營、守法經營。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