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推動危險廢物環境管理邁向規范化信息化新階段
【谷騰環保網訊】近年來,甘肅省生態環境廳堅持以規范化和信息化為支撐,圍繞機制創新、能力重塑、智慧管理、效能提升、風險防范,統籌危險廢物環境管理“五全聯動”特色舉措,筑牢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
全面健全完善制度架構,促機制創新
甘肅省將危險廢物環境管理納入美麗甘肅建設和全省污染防治攻堅戰年度考核,召開環委會全體會議、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等,定期調度、分析和推動,一體謀劃推進危險廢物環境管理。印發“1+1+N”制度體系(《甘肅省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甘肅省危險廢物集中利用處置設施建設規劃(2021—2025年)》《甘肅省強化危險廢物監管和利用處置能力改革工作方案》等若干配套文件),組織開展企業清潔生產審核,支持研發、使用減少危險廢物產生量和降低危害性的生產工藝和設備,鼓勵產廢企業內部資源化利用,從源頭上減少危險廢物的產生量。從制度層面“疏”“堵”結合,有力推動全省危險廢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發展。
全域加強利用處置設施建設,促能力重塑
嚴格落實“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在生態保護紅線區、永久基本農田集中區和其他需要特別保護的區域內,禁止建設危險廢物集中貯存、利用處置設施和場所。支持危險廢物收集轉運和利用處置單位建設區域性收集網點和貯存設施,提升危險廢物集中處置基礎保障能力,積極匯報銜接生態環境部爭取國家特殊類別危險廢物處置中心落地甘肅。建成一批技術裝備先進、規模效益明顯、運營專業規范的龍頭企業,大力推動提升危險廢物收集及利用處置能力。
目前,全省危險廢物集中收集利用處置經營單位122家,集中收集利用處置能力提升至675.54萬噸/年,危險廢物利用能力和處置能力比“十三五”末分別增長了0.87倍和1.83倍;持續提高危險廢物轉運利用處置效率,今年以來審批危險廢物經營許可27項、危險廢物跨省轉移許可184項,為危險廢物消化存量、控制增量預留空間。
全效提升信息化水平,促智慧管理
積極籌措專項財政資金1117萬元,整合污染源自動監控、交通運輸等數據,對固體廢物生態環境保護監管平臺進行全面升級,利用大數據分析手段對省內涉危險廢物企業“產廢—轉移—處置利用”全過程數據進行多維度、可視化智能分析展現通過打造“科技+”現代化固體廢物數字化職能監管體系,利用視頻、物聯、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危險廢物全過程智能化監管和全流程風險預警報警功能,結合視頻AI分析算法,能夠精準識別風險隱患,實現危險廢物環境監管掛圖管理、智能化分析。對每批危險廢物自動生成危險廢物標志數字“識別碼”和“二維碼”,對危險廢物從原輔料投入到產生、收集、貯存、轉移、利用處置全過程、閉環式、智能化在線監控和追溯,確保危險廢物全過程全周期應管盡管。
全力推動監管和服務并重,促效能提升
推進小微企業危險廢物收集體系建設試點,實現在各設區市均建有小微企業危險廢物收集平臺,打通小微企業危險廢物規范化處置的“最后一公里”,企業處置費用降低60%以上。開展廢鉛蓄電池集中收集和跨區域轉運制度試點,推動建立規范有序的廢鉛蓄電池收集處理體系。組織對危險廢物經營單位及相關廢棄危險化學品產生單位,開展“解剖麻雀”式檢查評估指導,“點對點”實地解決企業危險廢物環境管理難題。積極推進危險廢物污染控制技術研究和推廣應用,研究制定《含油污泥利用處置污染控制技術規范》《鋁灰利用處置污染控制技術規范》等地方標準規范,引導危險廢物利用處置產業高質量發展。
全程加強危險廢物執法監管,促風險防范
堅持“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的危險廢物治理體系,不斷強化危險廢物全過程規范化管理,組織開展危險廢物自行利用處置專項整治行動及危險廢物規范化環境管理評估,通過評估與執法相銜接、“回頭看”等措施,壓實各級生態環境部門監管責任。
同時,強化公安、發改、工信、自然資源、住建、交通、應急等部門信息共享,深入開展危險廢物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聯合檢察機關、公安機關嚴厲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行為,有效遏制同類案件高發態勢,形成部門協同、上下聯動“大環保”工作格局。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