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海洋污染基線調查
【谷騰環保網訊】海岸線長約1628.59千米,劃分為13個海灣,不僅擁有紅樹林、海草床等典型海洋生態系統,還有中華白海豚、布氏鯨、中國鱟等國家珍稀野生保護動物,這就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優良的海洋生態資源。
今年廣西全面實施了一項重要任務,就是第三次海洋污染基線調查海灣精細化調查。此次調查是廣西近20年來首次對海灣開展全面精細化調查,也是全面掌握廣西各海灣生態環境狀況特征和人為活動影響的良好契機。
在海灣精細化調查中,廣西有哪些創新和亮點?本報記者為此采訪了參與海灣精細化調查的相關工作人員。
依據海灣特點,編制“一灣一案”
“如何才能快速精準地開展海灣精細化調查,我們一直都在思考這個問題。”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海洋生態環境處處長趙保振說,通過組織海灣精細化調查工作專班對廣西的13個海灣進行實地調研后,發現每個海灣的情況都不一樣,各有各的特點。
針對13個海灣的實際情況,廣西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組織技術單位在全國率先采用“一灣一案”方式編制了廣西海灣精細化調查方案,精準落實海灣精細化調查。
比如,結合潿洲島海域生物多樣性豐富的特點,廣西針對性地編制了潿洲島海域精細化調查實施方案,在常規調查內容的基礎上,新增了布氏鯨、海鳥等重點物種調查,以及珊瑚礁、漁業資源調查,更全面了解掌握潿洲島海域的生態環境狀況。
又如,鐵山港灣作為廣西的一個重點海灣,以其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豐富的資源特色而聞名,廣西根據鐵山港的生態稟賦和開發利用狀況,增加了紅樹林、濱海濕地、中華白海豚、海草床、海鳥、大型底棲生物等調查內容,全面摸清鐵山港灣的生態環境狀況。
趙保振介紹,《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三次海洋污染基線調查海灣精細化調查實施方案》的編制,讓“一灣一案”有了指明燈,并向全國沿海省(市)推廣。
此外,還對海洋生物生態、岸線保護情況、海水浴場、濱海旅游度假區、海洋垃圾等方面進行全面調查,全面掌握廣西各海灣生態環境狀況和人為活動影響。
協調推進數據收集,全面開展精細化調查
“海灣精細化調查是第三次海洋污染基線調查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全力以赴,統籌協調好各項監測任務,做實做細每個環節,確保監測數據‘真、準、全、快、新’,高質量完成海灣精細化調查工作”,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站長藍文陸說道。
作為廣西海灣精細化調查的牽頭承擔單位,自海灣精細化調查工作啟動以來,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多次在全區生態環境監測業務工作例會上做動員部署,壓實相關任務及承擔單位主體責任,推動各項工作加快實施。
“此次調查數據涉及四大類、34小類,數據類別廣、時間序列長,牽扯部門多,數據收集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因此上級部門的組織協調和各部門的團結協作非常重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高級工程師鄧琰說道。
截至目前,廣西海灣精細化調查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已完成13個海灣的地理信息數據收集,49個海水點位春季水質采樣分析和數據報送。2024年上半年,完成了潿洲島布氏鯨種群監測,中國鱟調查監測,潿洲島及廉州灣—三娘灣漁業資源監測,鐵山港灣及北侖河口—珍珠灣海草床監測,鐵山港東側岸段、欽州灣—欽州段、北侖河口—珍珠灣等自然保護區紅樹林群落監測。
“通過開展這些監測,我們獲取了大量的海灣生態環境基礎數據。下一步,我們將對這些監測數據進行整理、分析和評價,為各個海灣保護與建設美麗海灣提供科學數據資料,也為相關部門的生態環境保護、治理提供參考依據和技術支撐。”藍文陸說道。
“一對一”蹲點幫扶,構建“一類一庫”數據庫
為確保海灣精細化調查各項工作高質量實施,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發揮專業優勢,圍繞海水浴場、海洋垃圾和濱海旅游度假區等調查要素對廣西沿海三市任務承擔單位開展“一對一”蹲點幫扶,并建立定期會商制度,研討方案落實過程中的重點難點,提出專業性建議、幫助疏通方案卡點,有效提高方案實施效率,進一步強化廣西“1+3”海洋生態環境監測模式,協同推進海灣精細化工作。
“針對廣西沿海三市任務承擔單位在海洋垃圾監測技術不全面的問題,我們定期派出技術幫扶工作隊,分別赴北海、防城港、欽州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現場進行指導和技術培訓,有效提高了他們的海漂垃圾監測技術、海洋微塑料采樣技術和海灘垃圾調查的工作效率,為確保海灣精細化調查各項工作高質量實施提供技術保障。”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技術幫扶工作隊負責人楊家歡說道。
此外,根據海灣精細化調查的數據情況,廣西建立了以灣區為單元的海灣基礎數據體系,構建“一類一庫”數據庫。目前,廣西已完成海灣地理信息數據共8小類的整合,為后續海灣生態環境質量趨勢分析、海灣精細化調查專題分析及綜合評價提供數據保障。
“廣西對海灣生態環境狀況從現狀、趨勢、問題、原因、對策等不同方面進行綜合評價,編制海灣精細化調查專題報告和綜合評價報告,形成一批有廣西辨識度、有創新性、有影響力的標志性成果,不但有效服務于‘一灣一策’的海灣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和長效監管,也為因地制宜推進美麗海灣建設提供基礎數據和決策依據。”藍文陸說道。
圖為工作人員在潿洲島對布氏鯨種群進行監測。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