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對零散風光資源的高效開發
【谷騰環保網訊】日前,湖南省長沙市橘子洲零碳能源體驗廳正式試運營。橘子洲通過電力降碳、管理降碳、自然固碳等,成為全國首個“江島零碳區”。作為零碳島首發項目,能源體驗廳建筑本身實現了低碳排放,建設了3千瓦的光伏瓦片、2.4千瓦的光伏幕墻,周邊配套建設了4.87千瓦的光伏步道,以及健身單車、風力發電樹等微發電裝置,預計全年發電量達到2.1萬千瓦時,相當于12.78畝森林一年的固碳能力。此外,通過綠電交易,湘江經濟帶周邊的麥田風電場和黃土咀光伏電站,點亮了橘子洲上的燈。
據悉,橘子洲全年用電量約1040萬千瓦時,二氧化碳總排放量在8368噸左右。全部采用綠電后,能夠減排5946噸;植被固碳約1052噸,加上其他降碳措施,總體實現了“零碳島”的創建目標,成為美麗單元建設的重要載體。
橘子洲作為一個相對封閉的地理單元,可以比較準確地核算碳排放量,也就為“零碳”管理提供了基礎。從橘子洲目前的情況看,其主要采取了購買綠電策略,另外充分利用了島上植被的固碳作用。實際上,島上還有很多減碳潛力可挖。比如在商業開發區域建設各種光伏廊道、光伏候車亭、光伏屋頂等,既滿足遮陽擋雨需要,又提高了自發綠電的能力。此外,還可在合適位置安裝小型風力發電裝置,不僅是一種人造景觀,也能成為綠電來源,從而減輕對島外能源的依賴。
火力發電依賴找礦和開礦技術,存在很多不確定性,風光發電的重點則是如何智慧高效利用各種空間的問題。一旦這些空間被發掘出來,通過科學設計后,就能夠兼具實用、美學和發電等功能,產生倍增效應。這方面已經有了很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設計,包括島上的光伏步道、風力發電樹等,甚至是擺放在咖啡館前的大型遮陽傘也被設計成光伏傘面。把這些成熟的產品點綴在山水或建筑間,展示了科技的力量,成為另一道風景。
不僅是各種島嶼,很多公園、小區等都可打造成“零碳”單元,其潛力在于對區域內零散風光資源的高效開發利用。設備供應商也應主動開辟新賽道,考慮分散式載體的多樣性,豐富小型產品類型,將其恰如其分地安裝到各種零散空間上,使每一點光、每一縷風都成為發電資源。
相比沙漠、海洋等集中式風光發電場,景區、城區的風光發電資源雖然零散,但累積起來也有不小的發電量,而且可以就地消納,是比較經濟的模式。各地可以深入挖掘類似場景,從一點一滴中推動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