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碳足跡管理對綠色轉型至關重要
【谷騰環保網訊】隨著全球氣候變化的日益嚴峻,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已成為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近期,《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再次對產品碳足跡管理提出要求。目前,我國正在加快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推動綠色低碳轉型,以應對氣候變化和實現“雙碳”目標。圍繞這一目標,我國根據《關于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的實施方案》相關要求開展了一系列重要舉措,從產品碳足跡核算通則標準的發布,到碳足跡標識認證試點啟動,再到對第三方認證機構的遴選,每一步都彰顯出我國在綠色低碳轉型道路上的決心與行動。碳足跡不僅是衡量企業和社會環境影響的一個重要指標,更是評估可持續發展成效的關鍵參數。它貫穿產品從原料采集、生產制造到最終廢棄處理的全生命周期。因此,精準計算并有效管理碳足跡,對于實現綠色低碳轉型至關重要。
制定產品碳足跡核算通則標準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建立健全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實施方案》等決策部署,積極應對國際涉碳貿易政策,生態環境部于2024年8月發布了產品碳足跡核算通則標準,該標準于2024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
產品碳足跡核算通則標準主要借鑒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發布的ISO 14067國際標準,采用與國際通行的生命周期評價標準(GB/T 24040和GB/T 24044)一致的方式,針對我國國情與產業背景,規定了一套既符合國際規范又貼合本土實際的產品碳足跡的研究范圍、原則和量化方法等。其主要內容包括:一是確定了產品碳足跡核算的基本要求和原則,具體包括使用全生命周期的視角、功能或聲明單位、迭代的方法等。二是規定了產品碳足跡量化方法的4個步驟、生命周期的5個階段,以及產品種類規則編制要求、核算邊界選取原則、計算方法等。三是提出了產品碳足跡報告要求以及基本內容。
在此通則標準發布之前,國內企業在進行碳足跡計算時,往往依據的是國外標準或自行設定的規則,核算方法不統一會導致相同產品的碳足跡結果之間存在差異,削弱了碳足跡結果的可比性和參考價值。相較于國際標準,本通則標準增加了編制具體產品碳足跡標準的參考框架、數據地理邊界信息建議等,內容更加豐富,也更具有操作性。此外,還規定了鑒定性評審、產品碳足跡聲明和具體產品碳足跡標準框架等內容,為本通則標準的實施應用提供充分的指引和保障。該通則標準的制定與實施不僅確立了我國產品碳足跡核算的統一量化準則,為我國的企業、行業和社會的碳足跡管理提供了規范化依據,同時也推動了與國際主要貿易伙伴在核算規則和認證結果方面的銜接互認,夯實了全球綠色貿易的基石。
設立碳足跡標識認證試點
為構建多方參與的碳足跡工作格局,我國碳足跡標識認證試點在產品碳足跡核算通則標準的引領下積極推進。2024年8月,市場監管總局、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4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開展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試點工作的通知,部署開展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試點工作。經過充分調研論證,聚焦市場需求迫切、外貿壓力嚴峻、減排貢獻突出的產業,確定圍繞鋰電池、光伏產品、鋼鐵等11類產品開展認證試點。
試點作為標準實施的“試驗田”,是標準與現實應用結合的橋梁。試點的設立,既可檢驗產品碳足跡核算通則標準的適用性和有效性,又能豐富拓展通則標準的推廣應用場景,為后續的全面推廣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以及積累了寶貴的實戰經驗。具體而言,一方面,在特定地區和企業中先行先試,可及時發現標準在實際操作中可能存在的不足或問題,為標準的完善提供第一手資料。另一方面,試點也是企業綠色轉型的“練兵場”。
參與試點的企業,主動承擔起碳足跡量化和報告的責任,從產品設計、生產制造到銷售服務的全過程,全面量化碳足跡。例如,一些制造業試點企業通過量化管理碳足跡,能夠清晰掌握自身碳排放的“家底”,有助于發現減排缺口和潛力,促進優化生產流程,引入高效節能設備,最終實現生產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的雙提升,大大推動了產業升級和企業綠色轉型。
開展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機構遴選工作
為加快建立統一規范的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制度,國家認監委于2024年9月啟動了第三方認證機構的遴選工作。遴選過程中將遵循綠色發展理念,確保所選機構具備相應的專業能力和技術水平,代表著我國對碳足跡標識認證工作的質量監管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在遴選第三方認證機構時,需從專業性、公正性、獨立性等多個維度進行嚴格評估。需要說明的是,專業性要求第三方機構具備碳足跡計算、核查、認證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確保認證結果的科學性。公正性則強調認證過程的客觀性,防止利益沖突,確保認證結果的公正無偏。獨立性要求第三方機構與被認證企業無關聯,確保認證工作的獨立性和權威性。這一系列嚴格要求旨在構建一個公正、透明、高效的碳足跡認證體系,為消費者和市場提供真實可信的碳足跡信息。
同時,國家對碳標識虛標的嚴厲打擊,彰顯出認證監管的從嚴趨勢。虛假碳標識的出現會誤導消費者、損害消費者權益、擾亂市場秩序,最終破壞綠色低碳發展的良好生態。因此,國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大對虛假標識的處罰力度,引入信用評價體系,鼓勵社會監督等,確保碳足跡信息的真實可靠性,維護了認證體系的公信力。
綜上所述,從標準確立到碳足跡標識認證試點的順利實施,再到第三方認證機構的嚴格遴選,每一步都標志著我國碳足跡管理工作向科學化、規范化、國際化的方向穩步邁進,同時也意味著我國碳足跡管理從理論到實踐的重要跨越,蘊含著我國碳足跡管理工作既要“一盤棋”,也要“分步走”的戰略智慧。在大力推廣產品碳足跡核算通則標準的背景下,建立健全具有中國特色的碳足跡管理體系,為推動產業鏈供應鏈綠色低碳轉型,促進綠色低碳生產,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也標志著我國在構建全球氣候治理體系中的主動作為與責任擔當。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