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用耕地挖湖造景何時休?
【谷騰環保網訊】耕地保護是“國之大者”,事關糧食安全。日前,中央層面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專項工作機制辦公室會同中央紀委辦公廳對3起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典型問題進行通報。其中指出,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興義市侵占耕地挖湖造景整改存在形式主義,問題反復發生。
根據此次通報,2021年5月,興義市有關企業違法占用耕地挖湖造景被自然資源部通報后,當地政府及相關部門整改態度不堅決,整改方式不系統,跟蹤監管不及時,責任落實不到位,該企業2023年11月至2024年4月又在部分已整改的區域內蓄水形成水體景觀,還頂風新占用49.81畝耕地建設人工湖、人工草坪等景觀。
2023年12月,中央層面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專項工作機制辦公室會同有關方面公開通報貴州省銅仁市德江縣類似問題、省里部署開展檢視整改后,黔西南州、興義市及有關部門未吸取教訓,違法占用耕地挖湖造景問題在2024年8月被自然資源部再次通報。
通報指出,貴州省相關省級職能部門存在舉一反三、面上推動整治不夠,對基層整改工作指導督促不力等問題。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和人們對休閑生活品質的追求,一些地方出現了占用耕地挖湖造景的現象。有的地方政府在土地利用規劃中缺乏長遠考慮,未能有效控制城市建設對耕地的占用;有的地方政府對違法占用耕地的行為未能及時制止和處罰,導致占用耕地挖湖造景的現象屢禁不止。
耕地是國家寶貴的自然資源,是保障糧食安全的基石。占用耕地挖湖造景,無疑是對這一寶貴資源的浪費。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人均耕地面積本就有限,保護耕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旦耕地被破壞,其生態功能和糧食生產能力將難以恢復,這將對國家的糧食安全構成潛在威脅。
挖湖造景往往伴隨著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湖泊的形成和維護需要大量的水資源,這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區尤為突出。在一些水資源本就緊張的地區,大規模的挖湖造景無疑加劇了水資源的供需矛盾。
2018年,住建部《關于在城市建設中切實防止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的通知》明確,嚴禁打著“建設生態文明”的旗號挖湖堆山造景。2020年,國辦《關于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行為的通知》指出,嚴禁違規占用耕地挖湖造景,要求“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的,要限期恢復,確實無法恢復的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補劃”。
因此,占用耕地挖湖造景的做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但一切違法違規的行為,都是不可取的。各地政府應嚴守耕地紅線,科學規劃土地利用,切實履行監管職責,嚴把審批執法關口,從源頭上杜絕占用耕地挖湖造景的行為,為子孫后代留下一個真正宜居的環境。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