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全“電”推進移動源污染防治
【谷騰環保網訊】近日,山東省威海熱電集團與博雷頓(山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雷頓能源科技)達成合作,以租賃模式在廠區內投放9臺大型新能源裝載機,代替原有的柴油裝載機開展施工作業。此外,對于煤炭、渣料等大宗貨物,威海熱電集團采用20輛換電式重型新能源渣土車進行運輸,廠內作業機械和貨運車輛實現“零排放”。這是威海市積極探索低碳、清潔、無污染的交通運輸模式,推動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的一個縮影。
為進一步挖掘減排潛力和空間,近年來威海市生態環境局將移動源減排作為重要突破口,全力推進移動源新能源替代,通過實施淘汰補貼政策和科學測算使用新能源車輛的“成本賬、成效賬”,引導用車大戶、物流園區實現節能減排和轉型發展的雙促進、雙提升。
據了解,按照《威海市國一及以下排放標準非道路移動機械用柴油機報廢更新補貼公工作實施方案》,威海熱電集團淘汰的10余輛國一排放標準裝載機中,每輛5噸柴油裝載機可領取一萬元補貼。
博雷頓能源科技總經理柳志勇算了一筆成本賬。一輛柴油裝載機工作8小時消耗約160公升燃油,按每公升7元價格來計算,每天的燃油費用是1100余元。電動裝載機充滿電可工作8小時左右,一天的用電量約300千瓦時,按每千瓦時電0.6元來計算,電費一天不超過200元。與燃油裝載機相比,使用電動裝載機一天至少可以節省900余元。除燃油消耗外,電動裝載機因未裝配發動機,僅此一項保養費用每年還可以節省近萬元。
對于換電式新能源渣土車,其能耗成本約2.8元/公里,按一年10萬公里的運營里程計算,一輛新能源重卡或乘用車可節省2萬元—3萬元的燃料費,也無需額外負擔車用尿素的費用,并且換電節省時間創造的收益遠大于充電節省的用電成本。
威海市生態環境局機動車排氣污染監控中心負責人王文峰說:“裝載機歷來是排放大戶,一臺5噸裝載機按每年2000小時工作量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當于100多輛乘用車的排放量,而新能源裝載機完全做到了零排放、零污染,每年可減少約140余噸二氧化碳排放量。在重污染天氣應急期間,新能源裝載機使用不受限制,為企業正常運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按照替代國五標準的燃油車計算,一輛新能源渣土車可減少氮氧化物排放6000千克、減少顆粒物排放5千克、減少VOCs排放9.4千克,實實在在減少了污染物排放。此外,和燃油車相比,電動渣土車在行駛過程中產生的揚塵更少、噪聲更低。
下一步,威海市生態環境局將持續對非道路移動機械和貨運車輛使用大戶開展摸排,結合重點行業超低排放改造要求和重污染天氣重點行業績效分級管控正向激勵,推進重點行業企業優先使用新能源機械和貨車,為企業爭取資金補貼等優惠政策,建設綠色運輸園區,深入打好移動源污染防治攻堅戰。
圖為威海熱電集團租賃的大型新能源裝載機。
圖為正在威海熱電集團作業的新能源渣土車。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