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豐投資230萬元打造的損害賠償警示教育基地,效果如何?
【谷騰環保網訊】“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警示教育基地的建設有利于傳播人與自然和諧與共的綠色文明理念,激發廣大群眾對生態保護的關注和熱情,推動全社會參與到環境治理、生態修復實際工作中。”江西省宜春市宜豐生態環境局分管負責人徐宇軍介紹,宜豐縣近年來積極探索“生態修復+警示教育”治理新模式,聚力打造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警示教育基地。
宜豐縣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警示教育基地總投資230萬元,基地全年向社會開放,每年可接待參觀者3000人次以上,由警示教育館、荒坡復綠修復示范、飲用水水質指標報警系統升級改造工程三部分構成。
警示教育館內由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環保法律法規,水、大氣、固廢的污染與治理,生態損害賠償典型案例,河道應急“五道防線”五個模塊組成,圍繞“環境有價,損害擔責”,通過聲光影像,多媒體展示等現代科技手段,集知識性、趣味性、體驗性多功能于一體,生動展示宜豐縣綠色實踐成效,普及環保知識,讓參觀者身臨其境感受生態文明的重要性、生態保護的必要性。
在警示教育館外,還建有修復示范基地。“過去這里是一片荒地,雨天沖刷的垃圾和泥水橫溢,衛生整治是老大難題,現在通過生態修復,裸露的土地變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化解了閑置地塊臟亂的問題,改善了環境質量。”宜豐縣生態文明建設網格化治理中心網格員說。
據悉,生態修復工作對城市污水處理廠入河排口附近約1000平方米荒地進行復綠,通過平整硬化土地、鋪種草坪、種植綠植80余株,讓荒地換“新裝”,城市煥“新顏”,筑牢城市綠色屏障,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同時,根據產業結構,升級改造飲用水水質指標報警系統,增設重金屬檢測功能,提升飲用水監測、治理等能力,滿足城市發展和生產生活用水需求,保障宜豐供水水質、水量穩定。
“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警示教育基地,是我們反思過去、審視現在、展望未來的一個平臺和窗口。我們通過這一綠色實踐提醒大家,生態環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根基,保護生態就是保護我們自己。”宜春市宜豐生態環境局負責人冷發平說。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