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山水工程”累計完成生態修復面積超過500萬公頃
【谷騰環保網訊】近日,自然資源部發布的《2024年中國自然資源公報》顯示,我國在生態保護修復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效。通過實施多項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我國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礦山生態修復、海洋生態修復、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國土綠化及野生動植物保護等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進一步筑牢了綠色生態屏障。
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方面,我國指導地方實施了“十四五”時期的27個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安排中央財政補助資金530億元,已下達506.5億元。“十四五”以來,“山水工程”累計完成生態修復面積超過500萬公頃,有效提升了生態系統的整體質量和穩定性。
在礦山生態修復方面,我國在新修訂的礦產資源法中設立了礦區生態修復專章,建立了全面系統的礦區生態修復制度。通過多項政策措施,推動礦山生態修復工作。“十三五”以來,全國累計完成修復治理歷史遺留廢棄礦山面積超過33.33萬公頃。2024年,新增支持20個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范工程,預計修復治理面積2.62萬公頃。
在海洋生態修復方面,我國實施了“十四五”期間的4批63個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項目,整治修復海岸線約400公里、濱海濕地約3.1萬公頃,紅樹林地面積增長至3.03萬公頃。我國是世界上少數紅樹林面積凈增長的國家之一,持續鞏固提升海洋碳匯能力。
此外,我國在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國土綠化、“三北”工程及野生動植物保護等方面也取得了顯著進展。2024年,我國組織實施了176個“雙重”工程(即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重點區域生態保護和修復項目、10個國土綠化示范項目,完成國土綠化任務767萬公頃(超1億畝)。“三北”工程三大標志性戰役全面開展,全年安排重點項目287個,下達中央投資320億元,完成治理面積超380萬公頃。截至目前,我國人工林保存面積、草地面積居世界第一。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