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氣檢測行業也要繃緊安全生產弦
【谷騰環保網訊】當前,全國各地正在嚴厲打擊機動車排放檢驗領域第三方機構弄虛作假行為,并取得一系列成果。近期,筆者在機動車排放檢驗領域第三方機構監督幫扶檢查工作中發現,機動車檢測機構全過程的安全生產管理,是易被忽視又易出問題的環節,應當引起高度重視。
機動車尾氣檢測車間環境復雜、操作崗位多、涉電涉火工序密集,管理稍有松懈,就易出現安全生產風險隱患。比如,在一些檢測機構,檢測區與休息區隔離不到位,貨車司機能進入檢測區;現場用電管理不到位,放電漏電隱患較大;底盤檢測溝安全防護設施不規范,存在跌落隱患;采用民用級通風設備,難以滿足標準規定的強制通風要求;各類氣瓶保存使用不規范等。
這些隱患雖然都不大,整改既不需要投入大量財力物力,也不需要花費大量時間,但若不及時采取針對性整改措施,則可能會釀成大禍。例如,2021年,某機構未按規程更換汽油車尾氣分析儀的防爆膜,檢測過程中油氣混合物回火引發爆燃;2022年,某檢測站違規壓縮通風系統運行時間,NO2濃度超標導致4名工作人員出現肺水腫。類似安全生產事故的教訓慘痛,而觸電、機械損傷、燙燒傷等各類輕微事故則是常有發生。
加強機動車尾氣檢測機構全過程安全生產管理,可以說是小投入卻能防大患。關鍵是緊扣尾氣檢測的技術特性與風險規律,構建從設備防護到人員培訓、從標準制定到智慧監管的全鏈條體系,真正守住環境數據真實性與人員生命安全的雙重底線。當然,這既需要檢測機構的主體自覺,也需要監管體系的創新重構。
一是思想認識上要時刻緊繃安全生產的弦。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時刻保持清醒頭腦,拉伸責任鏈條,壓緊壓實企業主體責任,全面規范環檢安全操作規程,推動機動車尾氣檢測行業把安全生產責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
二是日常管理上要強化隱患排查整治。機動車尾氣檢測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工作不難,相關機構要建立健全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常態化制度,制定安全隱患風險點清單,定期對照清單自查,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定期檢查更換易損件、易老化物品,定期巡查檢測車間各種標識標牌、圍擋隔欄,確保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
三是監督管理上要強化技術幫扶。相關部門在強化檢測數據質量管理的同時,也要強化檢測過程的安全生產管理,特別是要在操作規程、風險清單等方面加強技術幫扶,幫助指導企業解決特殊性問題。比如,機動車尾氣監測生產線尚未對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作出特殊要求,可以探索采用行業協會指導意見等形式予以規范引導。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