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打造以排污許可為主線的固定污染源“一證式”監管模式
【谷騰環保網訊】為深入貫徹落實生態環境領域規范執法檢查的新要求,大連市生態環境局聚焦“依證監管、精準執法”,創新打造以排污許可為主線的固定污染源“一證式”監管模式,推動涉企行政執法規范化、精準化、溫情化,為優化營商環境注入生態環境新動力。
排污許可筑根基,讓檢查有章可循
以排污許可為主線,構建全流程清單式執法體系是大連生態環境執法的鮮明特色。大連市生態環境局全面梳理上級關于排污許可監管的各項任務和要求,結合工作實際,先后制定印發《大連市排污許可清單式執法檢查實施方案》《大連市關于加強排污許可執法監管實施方案》,并按照清單式執法思路編制《通用基礎版排污許可執法檢查清單》以及造紙、煉鋼、電力生產、污水處理及其再生利用等行業細化版排污許可檢查清單,將執法標準“可視化”“條目化”。
創新“1+1+(1+N)”執法模式(即1個涵蓋排污許可發證信息名錄庫;1張排污許可清單式執法檢查記錄表;1個基礎檢查清單和N個行業細化檢查清單),依托全市排污許可信息名錄庫,將檢查表單嵌入移動執法系統,推行“一表通查”,實現問題發現、違法查處、整改指導“一次性到位”,從源頭避免重復檢查、隨意執法,讓企業對監管要求“一目了然”,執法人員按單操作“有章可循”。
依托數據庫平臺派單,讓執法更準更精
大連市依托排污許可污染源數據庫平臺,開展“派單式”執法,計劃內執法檢查任務、群眾投訴舉報、在線監測異常預警等問題,全部通過移動執法終端推送至網格執法人員。接收到執法任務后,執法人員才可以實施入企檢查,現場檢查通過移動執法終端開展全過程記錄,行政處罰案卷筆錄全部系統內制作,實現現場執法和處罰全鏈條、全流程電子化管理。
全市500多家重點企業安裝自動監控設施,近千套遠程監控設備織就“天網”,運用無人機、走航車等科技裝備增強立體監管能力。通過整合排污許可、在線監控、用電數據等多源信息,建立“監測—分析—預警—執法”閉環機制,運用AI技術智能排查問題線索。近年來,通過非現場監管查處的案件占案件總數的三分之一,既提升執法精準度,又大幅減少入企檢查頻次,保障企業不受干擾地抓生產。
嚴控排污聚合力,讓監管既嚴又密
大連市生態環境局內外協同,構建排污許可監管共同體,形成全市“一張網”治理格局。內部聯動上,統籌排污許可專項執法與日常監管,實現管理部門轉線索、執法部門核事實、監測部門強支撐的無縫銜接;外部協作上,深化“兩法銜接”,與公檢法聯合查辦重大環境監測數據造假案,查明虛假報告600余份,追究刑事責任,形成有力震懾。同時,將合規情況與環保信用、環境稅掛鉤,讓監管更精準、更公平。
差異化管理排污源,讓服務暖到實處
大連市生態環境局結合排污許可類別,創新差異化監管模式,對重點企業每年檢查1次,對守法經營企業降低抽查比例,正面清單企業免于現場檢查,修訂行政處罰裁量基準,量化8類排污許可處罰幅度,實施“四張清單”包容審慎監管,今年已對24家首次輕微違法企業免罰148.9萬元,減輕企業負擔。
推出定制化幫扶服務,開展排污許可自行監測現場指導,為正面清單企業配備44名服務專員,提供“一對一”咨詢服務;試點網絡云空間備案平臺,實現企業數據“即傳即辦”,讓數據多跑路、企業少跑腿,以貼心服務助力企業提升環保管理水平。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