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經濟總收入14.98億元!
【谷騰環保網訊】“我們實現‘家家有產業、戶戶能增收’。”日前,湖北省丹江口市習家店鎮有關負責人介紹說,2024年,習家店鎮的杏花村通過庭院經濟戶均增收8000元,8家農家樂年均營業額超40萬元,獼猴桃合作社帶動戶均增收1000元。
記者了解到,丹江口市習家店鎮位于丹江口水庫北岸,全鎮版圖面積325平方公里,集山區、庫區為一體,轄23個村,總人口3.8萬余人。
近年來,習家店鎮以“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為主線,以三個強化為抓手,著力建設全域美麗經濟發展格局。2024年,習家店鎮農村經濟總收入14.98億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9138元。
強化頂層設計,“雙引領”構建綠色發展新范式
近年來,習家店鎮堅持實施黨建引領和機制引領,著力構建鄉村綠色發展新范式。
黨建引領聚合力。習家店鎮建立“鎮黨委—村黨支部—村組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四級聯動體系,以村民小組為單位劃定網格黨小組,吸納村民代表和公道正派、熱心公益的村民,充實網格管理力量,選優配強網格長、村民小組(黨小組)長、中心戶長,實現全鎮23個村包聯全覆蓋,將群眾全部納入組織體系,激發群眾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共同參與守水護水、垃圾清理、政策宣講等活動。
機制引領促長效。習家店鎮以杏花村、龍口村為試點,探索實施農戶社會治理積分制管理,以積分對群眾日常行為進行量化,通過攢積分、比積分、兌積分等方式建立激勵和約束機制,激發群眾參與村級事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推動鄉村綠色發展落地見效。如在杏花村以戶為單位設立“家庭文明檔案”,在積分增減中記錄村民日常行為,綜合運用物質獎勵、精神鼓勵和享受有關服務等方式,突出積分激勵作用。
強化生態筑基,打造水源涵養綠色屏障
作為南水北調核心水源區,習家店鎮始終把生態治理放在首位,持續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構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推動小流域綜合治理工作落實落地。
以大柏河流域綜合治理為示范,輻射帶動全鎮5條河流整治。通過“清淤疏浚+生態護岸+植被緩沖”組合措施,清理河道20公里,新建生態護岸10余公里,種植蘆葦、菖蒲等挺水植物2萬平方米。杏花村實施“兩黑三灰”污水收集處理治理模式,將廁所黑水、養殖黑水接入集鎮污水處理廠,生活灰水通過生態洗衣池、三格式化糞池處理后用于灌溉“小三園”(小果園、小菜園、小花園),實現污水“零直排”。龍口村組建30余人“小水滴”志愿隊伍,每月開展清漂凈岸活動5次,河道水質穩定達到地表水Ⅱ類標準。
以“廁污垃”治理為重點,全域推進“四大革命”,推動生活方式轉新向綠。近3年來累計拆除旱廁17個,改建衛生廁所944座,普及率達100%;建成垃圾中轉站2座,設置資源回收屋46個,推行“戶分類、組保潔、村收集、鎮轉運”模式,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100%。杏花村創新“兩類四分法”垃圾分類,配置兩色垃圾桶240組,保潔員每日上門回收,積分獎勵帶動分類準確率提升至92%;龍口村實施“共享小水塔”項目,村民投工投勞建設供水設施,解決50余戶飲水安全問題,節約用水成本40%。
習家店鎮按照先庫岸流域再縱深推進、先試點后推廣、先農戶后村灣的思路,選定龍口村、杏花村等3個村灣作為“六無鄉村”建設試點,通過“戶積分、村約定、鎮獎補”的方式,加快群眾生產生活方式轉變。戶積分激勵指的是設立“生態行為銀行”,實行“1積分=1元錢”兌換機制,涵蓋垃圾分類、有機肥使用等12類36項行為,對獲評的“六無示范戶”,可優先享受產業扶持政策,最高獲得價值1200元的生產生活物資。村約定規范指的是制定《村規民約》《合作社公約》,明確“三提倡三抵制”生產規范(提倡有機肥、生物防治、可降解材料,抵制單質化肥、化學農藥、不可降解地膜)。設立“紅黑榜”公示制度,每月評選“衛生標兵”“環保能手”,引導群眾養成文明習慣。鎮獎補支撐指的是探索推行“以獎代補”機制,制定《習家店鎮“六無鄉村”建設獎補辦法(試行)》,實行分類分檔,差異化獎補,對使用有機肥的農戶按1:1比例獎補。以杏花村獼猴桃為例,1畝獼猴桃施用配方有機肥需2000元,而施用化肥只需350元,種植成本增加,但是施用配方有機肥的獼猴桃比施用化肥的獼猴桃單果質量增重40%左右、儲藏時間延長2個月、畝產量增加200余斤、單價增加25%。綜合來看,施用配方有機肥,每畝獼猴桃可幫助群眾增加收入4000元—6000元。
強化產業賦能,構建全鏈條融合發展體系
近年來,習家店鎮立足生態資源稟賦,已形成以柑桔為支柱、以獼猴桃、雪茄煙葉等為特色的富民產業,統籌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構建全鏈條融合發展體系,推動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
習家店鎮立足實際,推動柑桔、獼猴桃、雪茄煙葉三大支柱產業提質增效。年均新建高標準桔園300畝,改造桔園1000畝,柑桔面積穩定在7萬畝,有序推動柑桔品種改良。建成4500畝富硒食用杏基地,推行“行間生草—水肥一體—綠色防控”技術,通過有機認證827畝,開發杏脯、杏仁油等6類深加工產品。引入中科院武漢植物園技術,建設500畝獼猴桃基地,推廣“單軌運輸車+水肥一體化”管理模式,畝均效益提升至1.2萬元,通過5G網絡覆蓋,布設物聯網設備監測土壤墑情和蟲害,并發展獼猴桃凍干片、NFC果汁等加工產品。
習家店鎮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生態優勢和文化底蘊,在全鎮建有早春三花、縣委大院、世美書院、習家莊生態農業觀光園等一大批休閑農業觀光基地和現代農業觀光示范園區,聚力打造獨具特色的“規模產業+鄉村旅游”新型鄉村振興模式。
杏花村引入北京隱居鄉里集團打造“早春三花”精品民宿酒店,年接待游客1.2萬人次,帶動30人就業,戶均增收3萬元。連續舉辦3屆“萬象三花節”,單日最高接待游客2萬人次,帶動農家樂增至15家,活動期間日均營業額超萬元,年旅游綜合收入突破2300萬元。龍口村縣委大院、世美書院開業以來,推出非遺手工體驗、紅色教育研學等4項沉浸式活動,累計接待游客12.5萬人次,帶動獼猴桃、桃、杏、柑桔等鮮果銷售300萬元,激活了鄉村旅游“一池春水”。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