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污水處理費擬提高
到2009年6月,東莞一定要全面實施并完成運河整治工作。昨日,記者從東莞市環保局獲悉《東莞市運河整體整治方案(初稿)》已經提交市政府,按照規劃在未來1年半時間內,東莞市政府計劃投入100多億元綜合整治運河。
今年2月2日,為建設東莞市36座污水處理廠,東莞市環保局就向銀團舉債70多億元,從2008年到2009年6月又要一次性拿出100多億元用于整治運河。即將出臺的《東莞市運河整治方案》提出,將著手研究適當提高城鎮污水處理費,固體廢物處置征收標準的方案,保障后續治污所需經費。環保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究竟提高多少還僅僅停留在研究階段。
河涌治理費用近110億元
據悉,東莞市河涌治理總估算費用約為109.81億元,包括:截污支管工程、污泥處理工程,水體生態修復工程為23.88億元,占總費用21.75%、示范工程為1.8億元,占總費用1.64%、運河城區段快速除黑除臭示范工程為0.85億元,占總費用0.77%、環境監控與預警工程為0.72億元,占總費用0.66%。截污次支管網建設資金將由污水處理費列支,市、鎮財政按比例分擔,欠發達鎮財政不足部分由市財政兜底。
由于污水處理廠投資模式的成功,運河治理方面,環保部門表示將引入社會資金,繼續以BOT模式建設污泥處理廠。拓寬融資渠道,建設河道生態修復等工程。并合理提高城鎮污水處理費、固體廢物處置征收標準的方案,保障后續治污所需經費。
2009年運河不黑不臭
如何整治好運河?經過反復研究東莞市政府最終確定了“截污、清源、活源、治堤”的整體思路,環保局負責截污、建廠、水體修復等工作,整治工程在2009年6月底基本完成,達到“不黑不臭”的總體要求。
《方案》將運河整治分為截污主干管網工程、截污次支管網工程、污水處理廠及綜合配套工程、生態修復工程等四大工程體系。其中,污水處理廠及綜合配套工程包括,統籌協調潲水、醫療固體廢物處理廠,污水、污泥處理廠及水質預警預報工程的建設、運營管理。
9大河段整治目標
1.石馬河河段:規劃水質目標近期達到Ⅴ類,遠期達到Ⅳ類。在保證兩岸污水廠排水達標情況下,首先對重污染地段的底泥進行清淤疏浚,再采用雨洪調蓄、換水沖洗、河道補水等技術進行綜合治理,隨后再開始建設生態河堤和景觀綠化工程。
2.寒溪河河段:規劃水質目標近期達到Ⅴ類,遠期達到Ⅳ類。首先對寒溪河重污染地段的底泥進行清淤疏浚,再采用前置庫工藝,進行雨洪調蓄控制面源污染,輔以換水沖洗河道,使河段水質基本得到改觀,滿足Ⅴ類水質標準。
3.小海河河段:規劃水質目標近期達到Ⅴ類,遠期達到Ⅲ類。先期采用截流污水、清淤換沖措施進行治理,再采用河道整治、河岸整治及河濱帶建設、水生生物保護帶建設、底棲生物帶建設的組合生態修復技術。
4.南畬朗排渠:規劃水質目標近期達到Ⅴ類,遠期達到Ⅲ類。采用污水廠尾水回用與大型濕地活水公園結合技術。
5.清溪茅輋渠:規劃水質目標近期達到Ⅴ類,遠期達到Ⅲ類。利用茅輋渠的自然坡度,在渠道內沿途設置高度為半米左右的碎石壩或橡膠壩,利用自然跌水的充氧作用,使水體內的水生動植物可以生長,水體逐漸得到凈化。
6.東莞運河上游段(峽口至樟村段):規劃水質目標近期達到Ⅴ類,遠期達到Ⅳ類。采用微生物絮凝沉淀技術和生態浮床技術。
7.東莞運河城區段(樟村至石鼓段):規劃水質目標近期達到Ⅴ類,遠期達到Ⅳ類。首先采用純氧強化曝氣復氧黑臭快速消減技術,使城區內的河段可以在短期內不黑不臭,再采用換水沖洗與景觀綠化、生態堤岸工程進行河道整治。
8.東莞運河城區下游段(石鼓至長安段):規劃水質目標近期達到Ⅴ類,遠期達到Ⅳ類。初期采用引水沖淤活水技術使河道水質初步改觀,再采用河道生態建設與凈化技術、生態浮島技術、前置庫的組合工藝進行綜合整治。
9.水鄉片控制區:包括石龍、石碣、高埗、萬江、中堂、望牛墩、道滘、麻涌、洪梅、沙田共十個鎮區,規劃水質目標近期達到Ⅴ類,遠期達到Ⅲ類。初期采用純氧強化曝氣復氧黑臭快速消減技術和投加微生物菌劑,使水質在短期內有所改善,然后采用河道生態建設與凈化技術開展整治。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