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別采用動態膜生物反應器(DMBR)與復合式動態膜生物反應器(HDMBR)處理印染廢水,研究投加懸浮填料前后對污染物去除和膜污染控制影響。投加和未投加懸浮填料的反應器分別…
研究了一種可加速垃圾填埋場好氧穩定化進程的生物強化技術。實驗對比了A、B、C3種填埋方式,A、B為好氧填埋,C為厭氧填埋;A中接種高溫復合菌劑,B、C中不接種菌劑。
研究了纖維素酶添加時間對玉米秸稈高溫厭氧消化的影響。玉米秸稈首先進行堿性雙氧水預處理,結果表明,預處理最佳條件為NaOH投加量4g/L,H2O2投加量17g/L,固液比1:40,預處理時…
印染廢水具有色度大、有機物含量高、水質變化大等特點,處理難度較大。對比了不同種類的混凝劑對印染廢水的處理效果,結果表明,隨著混凝劑投加量的增加,SS,色度和COD的去除率…
采用臭氧/微電解工藝對8種不同發色結構染料單獨配水的降解效能以及混合染料配水的工藝適宜參數進行了小試研究。結果表明,臭氧/微電解工藝對染料模擬廢水處理效果良好,并具…
采用羧甲基纖維素鈉(CMC)為包覆材料,通過原位修飾技術改性納米鐵(NI),制得羧甲基纖維素包覆型納米鐵復合材料(CMC/NI)。利用場發射掃描電鏡、傅立葉紅外光譜儀和X射線衍射儀…
溫度和碳源是影響污水處理廠反硝化脫氮效果的2個重要因素,通過對SPR-1型懸浮填料缺氧掛膜,并分別對活性污泥系統、懸浮填料系統和懸浮填料+活性污泥復合系統的反硝化效果及…
采用雙陽極電Fenton法處理垃圾滲濾液,并在陰極曝氣。應用Box-Behnken響應面分析法對電Fenton法處理的結果進行了優化,將Fe2+投加量、電壓、和反應時間3個因素進行實驗設計,…
以TiO2納米管為陽極、石墨電極為陰極、泡沫鎳顆粒為粒子電極組成新型的模擬太陽光協同三維電極/電Fenton(3D/SPEF)體系降解甲基橙。
在聚合氯化鋁(PACl)投加量為4mg/L條件下,通過調節原水的初始pH值,考察pH條件對混凝超濾組合工藝的凈水性能及膜污染的影響。
以Fe2+、Mn2+和Cu2+為催化劑,運用臭氧催化氧化技術對水中聚乙烯醇進行去除實驗。結果表明:與單獨臭氧氧化比較,臭氧催化氧化對聚乙烯醇的去除效果明顯提高,且與催化劑濃度相…
采用納米TiO2光催化-超濾對模擬二級出水進行處理。分別考察了納米TiO2光催化劑的投加量、光催化反應時間、光催化過程曝氣量、膜出水通量以及回流比對廢水中污染物去除率的…
以取自河南省鄭州市石佛原水廠的黃河原水為研究對象,系統研究了原水中消毒副產物(DBPs)前體物的組成規律,對比分析了3種預氧化劑(高錳酸鉀、自由氯和二氧化氯)對原水中DBPs…
為了考察絮凝污泥與剩余活性污泥混合中溫(35℃)厭氧消化效果,分析了不同混合比例、不同投配率下的總化學需氧量(TCOD)去除率、揮發性固體(VS)降解效果,通過pH值與氨氮濃度的…
開展了臭氧氧化對二級出水有機物(effluentorganicmatter,EfOM)的去除效能研究,并進一步采用超濾分離、三維熒光光譜等方法,系統研究了不同臭氧投加量下,EfOM的分子量分布、…
以人工模擬廢水,采用高徑比(H/D)為1.9吸附-生物降解厭氧序批式反應器(AB-ASBR)對A反應器進水期、再生期,B反應器反應期的攪拌頻率以及絮凝劑聚丙烯酰胺(PAM)的投加量等參數…
采用Fe2+活化PS高級氧化-離子沉淀-V型砂濾組合工藝對模擬印染廢水進行深度處理。以AO7為模型污染物,模擬COD約100mg/L的廢水,考察了PS、FeSO4投加量和摩爾比對COD去除率、體…
十四五開篇之年,我國大氣污染防治進入第三階段,VOCs治理任務…
自十三五規劃以來,全國掀起“VOCs治理熱”,尤…
5月31日,在經歷了廣泛征求意見、充分調研論證、反復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