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樂克的工藝組成
百樂克工藝的系統由預處理單元、生物處理單元和出水單元組成。 預處理單元和常規的活性污泥法基本一致。系統內可不設置初沉池。生化單元是為了去除BOD5、氮和磷而設計的,為強化除磷效果,污水先進入厭氧池,再自流至多級A/O池。A/O池內總體流呈推流,活性污泥在交替出現的好氧區、缺氧區、厭氧區……內進行硝化、反硝化一系列反應,從而使污水中大量的污染物被去除。出水單元通常有終沉池、穩定池和消毒池。
1、 厭氧池
城市污水經過預處理后,進入厭氧池,同不進入的還有終沉池排出的含磷回流污泥,厭氧池內設置攪拌機,流態為完全混合,其主要的功能是釋放磷和部分有機物的氨化。其停留時間在2.5hr左右。
2、 A/O池
污水經過均勻分配進入A/O池。曝氣采用懸掛鏈曝氣裝置,池面漂浮可移動的通氣鏈,鏈上掛著數個浮動的微孔曝氣頭(Biolak-Friox)。懸掛鏈端固定在曝氣池兩側,懸掛鏈在水中可以蛇形運動,它自然的拍動可以起到有效的混合作用。通氣時,曝氣頭產生的氣泡直徑約50um,微小的氣泡意味著氧氣接觸面積的增大和氧轉效率的提高。由于水流波動和鏈條的混合攪拌作用,使懸浮在池底的曝氣頭在一定范圍內運動,氣泡斜向上升,延長了在水中的停留時間,大于11sed(4~5m),是固定式曝氣頭的三倍左右。此外,通過控制局部曝氣頭的供氣方式在池內可形成多級A/O反應段,進行硝化、反硝化一系列的循環反應,不需要消化液回流,就可以實現反硝化脫氮。由于特殊的曝氣方式,池內混合效果好,氧轉效率高,有利于微生物降解水中的有機物。
A/O池采用低污泥負荷,一般為0.05~0.3kgBOD5/kgMLSS.d,寒冷地區采用0.02~0.1 kgBOD5/kgMLSS.d;停留時間為12~48hr;混合液懸浮固體濃度為2~4g/L。
終沉池
處理水進入下一個環節——終沉池。終沉池除了進行泥水分離,還有著污泥濃縮、儲存污泥的功能。因為進入的是泥、水、氣三相混合液,而活性污泥質量較輕,沉淀池選型至關重要。活性污泥具有絮凝性能,沉淀屬于成層沉淀,沉降時泥水之間有清晰的界面,絮凝體結成整體下沉。百樂克合建的沉淀池配水在池體長邊方向,水流以較低的流速經過絮凝層,大部分污泥被截留,上清池由溢流堰收集進入穩定池。污泥在池底沉積濃縮,由吸泥車的潛水泵提升至吃定的污泥回流渠至生化池進水處,小部分剩余污泥排入污泥處理單元。
鑒于百樂克合建的沉淀池單邊進水,單邊出水,流程較短,表面負荷取值偏低,所以建議根據進水水質和出水水質,將百樂克生化池和終沉池分開建設,采用其他形式效率較高的沉淀池,以保證出水水質。
3、 穩定池
歐盟國家污水處理廠的出水指標包含對溶解氧濃度的要求,因此系統設置了穩定池。而在中國,加設穩定池的作用主要在于彌補沉淀效果的不足,這樣導致占地面積的增加。穩定池分為曝氣段和沉淀段。據相關資料,出水達到一級標準的污水處理廠應設置穩定池;出水水質需達到二級標準的污水處理廠可以不設置穩定池。
下圖為處理前后水樣的對比。
![]() |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