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維護渭河“健康生命”
記者從渭河流域管理局了解到,陜西省正在努力構建渭河“生態長廊”,并通過水污染治理、水資源調配等措施全力維護渭河健康生命。
渭河是黃河最大支流,自西向東橫貫八百里秦川,灌溉著1400萬畝良田,流域內聚集著陜西省64%的人口。讓人不安的是,近年來渭河水資源緊缺、水污染、防洪、水土流失等問題呈加劇趨勢,渭河“健康生命”受到了嚴重威脅和損害。
陜西省渭河流域管理局局長蔣建軍說,作為一種全新的河流管理理念,河流的“健康生命”,指河流是“活”的,具有正常的河流功能。當診斷出河流處于不健康狀態時,應采取工程或非工程措施來維護其健康生命。
為此,陜西省提出將渭河建成全省最長、最大的“生態走廊”。目前渭河中下游防護林帶已擴展到197公里,全流域完成退耕還林、荒山造林面積660多萬畝,同時開展了10條水土保護淤地壩系和2個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重點項目區建設,項目區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水污染治理是維護渭河健康生命的前提。近兩年來,渭河流域淘汰關閉了113家造紙企業,并通過技術改造減少了22家造紙企業的污染強度。目前渭河流域已建成污水處理及中水回用項目15個,計劃到2010年完成全流域54個縣區的污水處理廠建設。
陜西省還通過水資源科學配置確保渭河水量。渭河東線調水“引乾濟石”工程已建成通水,西線調水“引紅濟石”工程正在加緊建設,再加上正在前期準備的“引漢濟渭”工程,將從根本上改變渭河水資源短缺矛盾和生態環境壓力。今年3月起施行的《陜西省渭河水量調度辦法》,使水量調度做到了有規可依。
據蔣建軍介紹,經綜合治理,渭河“健康生命”正在加快恢復。目前西安、寶雞、咸陽、渭南等大中城市的渭河沿線建成的河道工程,使河流生態逐步恢復。根據專業部門監測,近3年陜西潼關的渭河出境水主要污染物高錳酸鉀指數,每年以20%的比例在下降,灃河、澇河等原來污染嚴重的部分渭河支流已恢復自然河流生態。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