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線路板廢水處理工程
惠州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產單面、雙面及多層線路制品。生產廢水主要來源于制板、蝕板、電鍍、絲印等生產工序。廢水中含有銅、鎳、金等重金屬離子,氨、氰根等絡合劑,膠片、油墨等有機物,高錳酸鉀等氧化劑及多種廢酸、廢堿。廠內現有污水處理站一座,但廢水經其處理后銅和COD。指標不能達標,且運行費用非常高。為進一步優化處理系統,有效降低處理成本,對污水處理工藝進行了改造,并采用硅藻精土作為混凝劑,改造后的運行結果表明,出水能達標排放,且運行成本大大降低。
1設計目標
1.1設計水童
根據廠家生產廢水總排放量,確定設計處理規模為400m3/d。
1.2設計水質
根據實際調查和采樣分析,確定設計進、出水水質如表1所示。其中出水水質標準為廣東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時段一級排放標準。
![]() |
2處理工藝
2.1工藝流程
改造后的線路板廢水處理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絡合廢水和油墨廢水分別經過破絡和酸化處理后,與其他酸堿、含銅等綜合廢水一起經收集管道輸送到調節池,氣體攪拌混合,調節水質水量,同時投加NaOH調節pH。調節池廢水經泵提升進人硅藻土反應器,投加硅藻精土凈水劑進行混凝沉淀,去除金屬離子、懸浮物以及部分有機物,反應器出水進人集水池,再泵人斜管沉淀池,利用硅藻精土凈水劑或硅藻土反應器排放污泥進行混凝沉淀,進一步吸附去除水體中的金屬離子,沉淀池出水進人中和池調節pH后達標排放。硅藻土反應器和斜管沉淀池排放污泥經濃縮和帶式壓濾機脫水后外運至專門的固廢處理站處理。
![]() |
3工藝設計
3.1綜合調節池
綜合調節池利用原有構筑物進行改造和加大.其內設穿孔曝氣管,以防止懸浮物沉淀;設羅茨鼓風機1臺;設pH在線監測儀,控制加藥泵投加Na0H,控制pH7-10,以便于后續硅藻精土處理。綜合調節池有效容積100m3時,停留時間6h。pH調節池與綜合調節池合建。
3.2硅藻土反應器
硅藻土反應器為鋼結構,設計流量17.0m3/h,設計尺寸D6.5mx3.2m,有效容積34.0m3,停留時間2.0h;設污水泵2臺,1用1備,Q=17m3/h,H=20m,N=4.0kw。
3.3集水池
集水池為硅結構,1座,有效容積10.0m3。
3.4抖管沉淀池
斜管沉淀池為鹼結構,1座,設計流量17m3/h,表面負荷1.4m3/(m2•h),設計尺寸4.0mx4.5mx5.0m,有效容積85.0m3;設污水泵和排泥泵各2臺,1用1備。混凝反應池與斜管沉淀池合建。
3.5中和池
中和池為鹼結構,1座,有效容積16.0m3,停留時間lh;設pH在線監測儀,控制加藥泵投加H2SO4,控制出水pH6-9。
3.6污泥濃縮池
污泥濃縮池為硅結構,1座,有效容積25.0砂;設污泥泵2臺,1用1備。
3.7污泥脫水機房和加藥間
污泥脫水機房和加藥間為框架結構,平面尺寸5.0mx5.0m,內設帶式壓濾機1臺,型號PXF-1000;設硅藻精土加藥機1臺,型號QZ4000,N=1.0kw,將硅藻精土粉劑與水配成溶液,再通過加藥管道與提升泵管道相連,自吸加藥,投加質量濃度為80mg/L。
3.8控制間和鼓風機房
控制間和鼓風機房為框架結構,平面尺寸3.0mx2.0m,內設電控柜和鼓風機等設備。與污泥脫水機房和加藥間合建。
4經濟分析
該工程總投資為31.8萬元,其中部分構筑物和設備利用原有設施改造而成。經過4個月的運行,其平均運行費用為1.64元/t(不包括預處理費用)。其中硅藻精土單價以3000元/t計,平均用量1.92/t月,費用為0.48元/t;堿單價以3以刃元/t計,平均用量1.06/t月,費用為0.27元/t;電費單價以0.85元/(kw•h)計,總裝機容量為11.skw,電費為0.59元/t;人工以3人計,1200元/(人•月),人工費用為0.30元/t。工藝污泥排放量(脫水污泥)約為0.5/td。
5工程驗收及運行效果
該工程運行至今,出水穩定達標排放。當地環保局監測站對工程出水水質的監測結果見表2。
![]() |
由表2可見,線路板廠廢水經過處理后,出水各由表2可見,線路板廠廢水經過處理后,出水各項指標均達到廣東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時段一級排放標準。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