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市再生水利用大有可為
近年來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對節能減排工作高度重視,規定了硬性的目標責任,把節能減排列入了一票否決考核指標。自治區政府印發了《廣西壯族自治區節能減排實施方案》,明確了廣西到2010年節能減排的主要目標:設區的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70%,其中,南寧、桂林、北海市不低于80%,各縣、區都要建設污水處理廠。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近年來,南寧市市區人口不斷增加、城區面積不斷擴大,自來水日供應量逐年增多,而由于市區邕江河段水質變壞,取水口不斷上移,供水形勢逐年加重,水資源日益緊缺,如不積極采取對策,南寧市將步入缺水城市的行列。因此,在保護水資源的同時,提倡節約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率先開展中水利用,對南寧市實現科學發展和跨越式發展有著積極意義。
據了解,目前,南寧市日平均自來水供應量為62萬噸,產生污水54萬噸,而每天污水的處理能力是44萬噸,南寧的污水處理率達到80%。下一步還將建設4個污水處理廠,其中有江南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五象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埌東污水處理廠三期工程、南寧市三塘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以上污水處理廠項目建成并投產后,南寧每天的污水處理能力將達到80萬噸左右,污水處理率接近100%,可滿足城市各城區排污的需要。據埌東污水處理廠提供的檢測數據,城市污水經處理后排放,指標全部達到國標《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二級標準,部分指標達到國家一級標準。
中水又叫“再生水”,主要是指城市生活污水經污水處理廠處理達到國家規定的水質標準,可在一定范圍內重復使用的非飲用水。循環使用中水,對節能減排、保護環境和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有著重要意義。
在自治區政協十次二次會議上,民革區委在 《關于在南寧市率先開展中水利用的幾點建議》的提案中對南寧市的中水利用前景進行了分析,認為南寧市在中水利用方面,應當大有作為:在我國較早建設污水處理廠的城市,特別是缺水型城市,大部分都配套建設有中水供應管網,用于沖廁、道路清掃、城市綠化、建筑施工等,這有利于節約寶貴的水資源,提高循環經濟效益,減少用水成本。據了解,南寧市每年用于城市綠化、街道清洗、灑水的水量非常大,而且全部從城市自來水管網中獲取,費用由財政支付,這也是一筆很大的數目。根據南寧市的實際情況,完全可以使用中水來代替。
民革區委對南寧市如何率先開展中水利用的提出了幾點建議:
(一)在兩個污水處理廠配套建設中水裝運平臺;要求市政局安排綠化隊、環衛站的城市綠化、街道灑水、道路沖洗全部要使用中水;鼓勵附近的混凝土攪拌站、建筑施工工地要盡量使用中水;對綠化隊、環衛站的灑水車去污水處理廠運水增加的成本,市財政給予相應的補貼。
(二)以兩個污水處理廠為中心,鋪設中水供應管網,供給附近的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區用于沖廁、拖地等使用,逐步輻射推進,引導和鼓勵單位和居民使用中水。
(三)在管網建設達到一定的輻蓋面、市民已普遍接受時,對中水的使用適當收費,逐步實現良性循環。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