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處理系統受污染濾料原位再生技術
適用范圍
主要用于處理鋼鐵行業等重、輕工業企業濁水系統過濾器(池)被污染濾料。
主要技術指標和參數
一、基本原理
利用按照系統動力學原理進行的計算機仿真研究的結果和現場試驗研究所獲取的大量數據而研制的軟件,操縱進入過濾器(池)內部的機器人,直接對受污濾料進行物理化學處理,使之再生。機器人能夠根據過濾器中受污濾料的實際情況,智能地確定并定量地添加復合型再生介質,自動而有序地控制超聲波、壓縮空氣、高壓水射流加入的時機和強度,全程即時反饋受污濾料再生及再生濾料的成床恢復情況。該技術充分發揮了再生介質的化學、增溶和乳化作用,壓縮空氣紊流作用和超聲波空化作用。
二、工藝流程
主要工藝流程是:機器人進入→ 破板結→再生介質+水(1:10-20)浸泡→機器人有序操作→信息反饋→清水洗滌→成床恢復→再生濾床試運行→出水水質檢測→再生過程產生的污水回用處理
![]() |
工藝流程圖
三、主要技術指標及應用條件
1、高效復合型再生介質:系列再生介質的親水親油平衡值(HLB)值為12~18(采用乳化法測定),臨界膠束濃度(CMC)平均值為1.76×10-3 mol?L-1(測定方法GB 11278-1989)。有機油污一次去除率平均達98.2%。
2、超聲波:頻率28~40KHz,功率密度≥0.4 W/cm2,工作溫度60℃-70℃。
3、壓縮空氣:2.0~5.0Mpa,最大流量250L/min。
4、高壓水射流:壓力為 3~25Mpa,水流量范圍 20~100L /min,消耗功率為 5~15kw。
5、機器人:可智能地執行各單元操作。其可伸縮機械臂(對稱)長0.5~3m,能360°空間動作,額定功率3000W。
6、處理后的濾料(以鋼鐵行業為例)的強度、破損率、孔隙率和潔凈度可達新濾料的95%以上。
四、關鍵技術
1、高效復合型再生介質:比通常使用的清洗劑具有更高的活性,其特點是高效、低價,配方系列化;
2、機器人:其關鍵技術是通過微機控制,智能化地添加再生介質,運行超聲波、壓縮空氣、高壓水射流、破板結與成床恢復等單元技術,實現受污濾料“原位再生”。
實際應用案例
1、漣鋼動力廠
1#~6#快速過濾池被污染濾料粘附的油泥污垢成分復雜、粘附力強,使用一段時間后,過濾水出水量和出水水質達不到生產要求,一般20~30個月需停產更換新濾料。平均每個使用周期需投入新濾料700噸,丟棄廢濾料1000余噸,造成了環境污染。
2007年5月和2008年3月22日到5月21日,分兩次采用受污染濾料原位再生技術成功地對漣鋼動力廠污水處理車間1#快速過濾池廠和2#~6#快速過濾池的受污染陶瓷濾料+石英砂濾料進行了再生處理。
2、漣鋼熱電廠
該單位共有過濾器14臺,其中全自動過濾器8臺。分別于2008年8月對1#全自動過濾器和2009年5月對2#~8#全自動過濾器(單個過濾器內有濾料30噸,污染程度相當嚴重)應用了“濾料原位再生”技術,節約資金2萬元/臺,共減少固體污染物排放近300噸。再生后過濾器完全恢復設計要求,出水水質懸浮物﹤10mg/L。該技術已列入熱電廠 “十一五”計劃的六西格碼規范。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