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大氣細顆粒物PM2.5的來源研究
摘要:2000-2001年(nian)在北京聯合大(da)學(xue)(xue)(xue)化學(xue)(xue)(xue)學(xue)(xue)(xue)院、中國(guo)預(yu)防科(ke)學(xue)(xue)(xue)研究院和中國(guo)環境科(ke)學(xue)(xue)(xue)研究院3個采(cai)樣點采(cai)集北京市PM2.5樣品(pin),并對其中無機元(yuan)素(su)、陰陽離(li)子、有機碳(OC)、元(yuan)素(su)碳(EC)和有機物進行測(ce)定。以多環芳烴和部分無機組(zu)分為示蹤(zong)物,利用CMB受體模型對PM2.5來源進行解析。結果表明,北京市PM2.5的主要來源為燃煤、揚塵(chen)、機動(dong)車排放、建(jian)筑塵(chen)、生(sheng)(sheng)物質(zhi)(zhi)燃燒(shao)、二次硫酸(suan)(suan)鹽(yan)和硝(xiao)酸(suan)(suan)鹽(yan)及有機物。污(wu)染源貢獻率隨地域變(bian)化不(bu)大(da),燃煤、揚塵(chen)、生(sheng)(sheng)物質(zhi)(zhi)燃燒(shao)、二次硫酸(suan)(suan)鹽(yan)和硝(xiao)酸(suan)(suan)鹽(yan)隨季節變(bian)化比較明顯(xian)。與(yu)1989-1990年(nian)解析結果相比,10 年(nian)間PM2.5來源發生(sheng)(sheng)了一定變(bian)化。
關鍵詞:PM2.5;源解析;CMB受體模型;多環芳烴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詳細的內容,請點擊下載 201202090830453056.zip
下載該附件請登錄,如果還不是本網會員,請先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