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城市生活污水處理方法述評
摘要: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的加快,生活污水污染日趨嚴重,制約了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本文提出了城市生活污水處理規模和工藝的選擇原則;論述了主要工藝方案的優選方法。就技術引進、工序和設備的省略、進水標準的確定,以及建設資金籌集和經營模式等專題,提出了建議和對策。
關鍵詞:生活污水,污染控制,有機污染物,活性污泥法,氧化溝,SBR
1 概述
我國淡水資源量人均約2300m3,相當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10位。1997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稱:長江32%的河段已成為超Ⅲ類水域,淮河52%的河段已成為超ⅴ類水域。據估計,1999年全國近80%的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排江河湖海,年排污量達400億m3,造成全國1/3以上的水域受到污染。在全國684個城市中,僅有200余座在建和建成的污水處理廠,且集中在七八十個大中城市里,全國污水處理率僅為20%左右。而美國的污水治理率為71%,英國已達87%。
城市生活污水是城市發展中的產物,隨著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其產生量不斷增大,污染日益嚴重,已嚴重制約了城市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西方發達國家50年代經濟的發展,曾導至了60年代嚴重的環境污染。至70年代末,美國興建的城市污水處理廠達18000余座,投入資金數萬億美元;英國、法國、德國各耗費了巨額資金興建了7000~8000座城市污水處理廠。據統計,我國歷年城建環保投資及其所占當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趨勢:1996年847.6億元,占3.6%;1997年1142億元,占4.6%;1998年1478億元,
詳細內容請查看附件部分: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詳細的內容,請點擊下載 201212150241174053.zip
下載該附件請登錄,如果還不是本網會員,請先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