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園區廢水處理BOT&TOT模式下生產企業節水困境分析
摘要: 節約用水是世界各國解決水資源短缺和水環境污染問題的重要措施。珠三角地區目前面臨較為嚴重的水環境問題, 治理和改善水環境是當前推動珠三角地區可持續發展的緊迫任務。節水減排是一種從源頭上解決水環境問題的戰略措施, 然而在珠三角地區一些單一產業工業園區, 比如電鍍工業園、紡織工業園, 采用BOT &TOT 模式建設運營, 由于在運行收費機制上設計不當, 以及政府和項目公司在風險分擔方面權責不分明, 導致工業園BOT & TOT 項目阻礙節水工作的推進。文中分析了珠三角地區BOT & TOT 模式下建設運營的污水處理項目存在的問題, 介紹了其他國家和地區在BOT & TOT 項目上的經驗, 為珠三角地區走出節水困境提供一些政策建議。
關鍵詞: 工業園; 節水; BOT 模式; TOT 模式
我國珠江三角洲地區, 對印染、電鍍等高污染行業采取建立印染、電鍍工業園區的方式, 將一些在中心城區或分散在不同地方的中小企業集中在一個單獨區域, 形成較大生產規模的單一產業園區,并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工業廢水集中處理, 這種方式一方面可以減少單個企業污染治理的初期投入,降低污水處理設施的運行成本, 杜絕企業的偷排現象, 同時可以極大的降低政府環境監管成本, 提高監管效率, 集中治理園區廢水的做法符合行業的發展需要, 也符合我國的環境污染治理政策, 是一種適應目前珠三角產業現狀的環境治理措施。在工業園區廢水集中處理中引入市場化的BOT & TOT 建設模式, 是一種既能減少政府投入又能有效治理環境污染的較佳模式。這種模式的實質, 是將本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經營管理多元化, 解決政府環保設施建設的巨大資金缺口, 加快環保基礎設施建設, 減少水環境污染。并且, 由于引入各種資本參與建設運營, 有利于提高經營管理效率。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詳細的內容,請點擊下載 201304020933564502.zip
下載該附件請登錄,如果還不是本網會員,請先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