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處理技術處理水產養殖廢水
更新時間:2013-04-26 15:03
來源:安全管理網
作者:
閱讀:1934
海水工廠化養殖存在養殖生物排泄物等懸浮物,以及氨氮、可生物降解有機物等物質,而且也存在難生物降解有機物。因此,利用臭氧、過氧化氫、二氧化氯、漂白液等化學氧化劑的氧化作用,氧化分解難生物降解溶解態有機物是養殖深度處理的主要手段。臭氧氧化技術已在西歐、美國和日本被廣泛應用于海水養殖系統的循環水處理。此外,臭氧不僅能快速降低海水COD,而且還可大大降低水體中氨氮和亞硝酸鹽濃度。但所消耗的臭氧量很大。因此采用O3/UV工藝,既能提高處理效率又可減少臭氧的用量。用O3/UV技術凈化湖水可達到水質凈化及水體增氧的目的。
臭氧
臭氧的凈化原理在于它在水中的氧化還原電位為2.07V,高于氯(1.36V)和二氧化氯(1.5V)。它能夠破壞和分解細胞的細胞壁(膜),迅速擴散滲入細胞內,從而殺死病原菌。臭氧在水中分解的中間物質羥基自由基(·OH),具有很強的氧化性,可以分解一般氧化劑難分解的有機物。因此,用臭氧處理,既能夠迅速滅除細菌、病毒和氨等有害物質,又能增加水中溶解氧,從而達到凈化養殖廢水的目的。有報道,臭氧在魚蝦養殖中應用效果顯著,Jack在1994~1995年進行13次臭氧水處理試驗,其臭氧投放量0.59mg/L,滅菌率可達99.12%;日本伊騰慎悟用臭氧處理海水研究表明,海水中99.9%各種細菌可被臭氧消滅。臭氧與生物濾池結合,出水中溶解氧含量高,回用可以提高養殖密度。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