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臭氧化降解含微囊藻毒素污水
摘要:應用金屬氧化物構建催化臭氧化工藝處理含微囊藻毒素污水,比較了不同催化劑的性能差異,分析了催化劑投加量、溫度、pH、原水濃度對該工藝的影響。結果表明,選用CuO作催化劑能較好地處理含微囊藻毒素污水。溫度與原水濃度對該工藝影響較小;催化劑投加量與pH是該工藝的主要影響因素。實驗溫度40℃、混合氣體流量1.8L·L-1·min-1、pH=9、催化劑投加量5g·L-1、處理時間60min,原水MC-LR去除率達到90%以上、COD去除率達到64%以上.處理20min,該工藝催化作用去除MC-LR貢獻率達到28%、去除COD貢獻率達到52%。
關鍵詞:催化臭氧化,金屬氧化物,藻毒素,化學需氧量
含微囊藻毒素污水是水華爆發時產生的污染水體,水質特點是:有機物含量高、微囊藻毒素難降解。產毒素藻種分泌的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毒性大,LD50=60-70μg·kg-1,會進一步加劇水體污染,且傳統工藝對其處理效果不理想,因此許多專家學者對去除水體中MCs進行了大量研究。
催化臭氧化工藝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針對傳統工藝難處理或降解有機污染污水的工藝。它利用催化臭氧化反應過程中產生的大量強氧化性自由基(·OH)氧化降解水中的污染物,從而達到凈化水質的目的。與傳統工藝相比,催化臭氧化工藝能更有效地去除難降解有機污染物,使其完全礦化,所以該工藝在處理有機污染水體方面具有優越的應用前景。
采用不溶于水的物質作催化劑構建催化臭氧化工藝是該類工藝中較有優勢的一種。金屬氧化物催化性能良好,是該工藝常用的催化劑。催化劑如CuO、AI2O3、TiO2、MnO2等密度較大,易與水體分離,具有較高的實用性。
本文采用金屬氧化物作催化劑構建催化臭氧化工藝處理含MCs污水,重點考察催化劑種類與投加量、溫度、PH、原水濃度對該工藝的影響,初步討論了該工藝的作用機理,為以后使用該工藝處理含MCs污水提供理論基礎。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詳細的內容,請點擊下載 201401140931364487.rar
下載該附件請登錄,如果還不是本網會員,請先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