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建設與環境保護探討
摘 要:筆者結合參加滬瑞國道主干線江西昌傅至金魚石段高速公路建設的經歷,現階段建設項目,特別是高速建設項目實施過程中應注意的環保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以供同行們參考。
關鍵詞:公路建設;環保;設計
一、環保問題應作為定線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速公路技術等級高,縱斷面坡度較小,平曲線半徑大,如不注意,極可能千萬大填大挖,破壞公路周圍環境,減少公路建設對環境在破壞的最經濟、最有效的途徑之一就是倒題選線。從環境保護角度講,好的線位要遠離環境敏感區。談到環境敏感區,許多人會立即居民點、醫院、療養院等,其實這僅僅是其中的一個方面。環保敏感區是就人類的生存區域而言,它還包括水資源、氣候、野生動植物的棲息或生存區域等諸多方面,而后者往往被人們忽視。事實上,由于歷史人類的社會活動,已經造成了地球上大量物種的滅絕,這種損失是無法彌補的。因此,在選擇線位的過程中,要了解當地的自然資源、野生動植物的生活習慣和生存條件,這樣才能對其加以保護。
在路線平縱設計中,公路應盡量少占農田,路線走向應盡量靠近山坡邊和旱地上,做好平縱組合設計,減少填土高度和挖方面積,盡可能少破壞公路沿線自然景觀,如挖方過大(挖方高度一般規定不超過20米為宜),則應采取與隧道方案進行比選,使公路設計更好地與自然景觀相協調。
二、設計上要積極推廣有益于環境保護的新技術和機關報材料
2.1 設置公路建設防噪聲屏障。
提起防噪聲屏障,公路工程技術人員都不陌生,但總會和高成本聯系在一起。其實在國外防噪聲屏障也是多種多樣的,成本差異也相當大。采用的材料有金屬、輕型復合材料、混凝土或多種材料組合在一起,五花八門。其中一些綠色聲屏的做法,很值得國內工程技術人員借鑒。例如,有一種綠色聲屏的做法,很值得國內工程技術人員借鑒。例如,有一種綠色聲屏的做法是:先沿道路方面按一定間距立兩排鋼立新 柱,立柱間加橫撐形成金屬網絡,然后在兩排金屬網格間襯上土工布,在土工布間填土到頂布形成墻體,然后在墻壁上插入攀緣類灌木苗,在填土頂面高一道噴水管以保障填土有足夠水分,過一定時間后,一道綠色防噪聲墻就形成了。還有一種做法是用混凝土預制的大花盆砌成墻體,底寬頂窄,花盆內填土并種榨灌木形成綠郄防制的大花盆砌成墻體,底寬頂窄,花盆內填土并種榨灌木形成綠色防噪聲墻。在地質、地形條件合適的條件下,還有在道路兩側設計路堤來減少噪聲的做法。不管是什么樣的聲屏,其作用都是一樣的,我們國家幅員遼闊,只要設計人員不拘于形式,開動腦筋,因地制宜,研究出一些適合于本地區既經濟又有效果的聲屏障是很有價值的。
2.2 推廣土工織物類材料的應用
推廣土工織物類材料的應用可以大量減少污工砌體,便于綠化,便公路易于隔入周圍的景觀。對于下邊坡,當用地緊張時,可采用加盤土技術來取代圬工擋墻,使其有一定的斜度能夠綠化,占地又不大,還比較經濟。在坡度較緩時,可用土工格室、三維植被固土網墊等代替六棱花飾或污工砌體護坡,其成本低,便于綠化。對于上邊坡,采用三維植被固土工格柵等護坡墻也是比較經濟的。當采用三維植被固土網墊或土工格柵等護坡時,宜在其下鋪一層腐殖上,以利于植被生長,特別是土質差或石質路段更應如此。
2.3 對路面水進行處理
眾所周知,由于磨損、車輛漏油或運輸貨物中飛揚的微生物質,車輛排放廢氣中的顆料物質,都會積聚在道路表面,當其與降水混合在一起形成徑流后會對沿線的水源、土壤形成污染。特別是在國內,目前大多數的公路邊溝都是和沿線的農業排灌系統合在一起,因而會對農作物帶來一定污染。解決這一問題的最好辦法是將路面水與農業排灌系統分開,并在沿線設計一些集水池,把路面水導入集水池后進行凈化處理,經處理達標后排入污水受納系統。由于這一辦法造價高,目前國內公路沿線取這一辦法還不實際,但在個別路段,如加油站、洗車場、平交路口等經常停車的路段及服務區采取這種措施還是很有必要的。
三、加強綠化設計中保護環境功能的作用。
合理的公路綠化可起到安全駕駛、美化和保護環境等多種功能,特別是在保護環境方面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可以降低噪聲,還可減輕車輛尾氣、楊塵帶來的污染。在我國《公路環境保護設計規范》中,將綠化功能歸納為改善環境和保護環境兩類。但從目前國內的情況看,綠化設計還是偏重于性狀環境的角度講,綠化帶應有足夠的寬度,喬木品種不宜單一,做到有高有低,在綠化帶兩側要種植一定的灌木,其作用是防止氣流沿地面通過綠化帶,既可保持綠化帶內封濕潤、又能避免強風折斷樹木的枝叉。在樹種選擇,除考慮其滿足綠化設計功能、易生長、抗病蟲等因素外,還要考慮其具有較強的抗污染和交貨空氣的能力。
昌金高速公路全長168公里,經過路段有膨脹土、風化巖、煤夾層等不良地質情況,大部分路段經過山地,存在大填大挖現象,邊坡開挖面長過60余米,填土高最大達30余米,路基開挖后,沿線環境存在不同程度的破壞。為及時恢復路沿線環境,昌金高速公路項目辦對上邊玻采取了以下幾種措施:一是對邊坡穩定的挖方路段原來設計的硬防護,直接噴播草籽防護,并在邊坡上栽適合生長的喬木如溫地松、馬尾松和塔柏等,如果土質不良的采取客土液壓噴播;二是邊坡屬風化巖的路段,采取掛鋼絲客土噴播。通過以上措施,現在昌金高速公路沿線環境保護工作取了初步成效,結合邊坡上面栽植的灌木圖案,該公路成為了一條生態路、環保路和景觀路,使高速公路與周圍的景觀溶為一體。
四、將橋涵、擋墻等結構物的設計融入周圍的自然環境
在發達國家,在修建高等級的公路中,已經采用了設置綠色走廊的做法,專為野生動物通過公路提供通道。
在國內,由于經濟上的原因,采用此舉尚不現實,但設計上只要有這利意識,所修建的橋梁、涵洞等也可起到綠色通道的作用。這就要求在設計橋涵、擋墻等結構物時,盡量將人為的痕跡隱藏起來。比如,在設計涵臺(或橋墩臺)時盡量將臺身埋在土中;在選擇墩臺身材料進多考慮漿砌塊石、片石等或砼墩臺身做些修飾,使其接近自然;在做沖刷處理時,多采用拋石、鉛絲石籠等做法,少用沉排、海墁做法;在做錐坡或護坡時,多采用土工格室、三維植被固土網墊等材料,少用砌石或砼預制塊
護坡。總之,只要重視環保問題,多加思考,許多做法都可達到還樸歸真,減小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五、公路施工時應減小對公路沿線環境污染
在路基的施工時首先對取土坑和棄土堆要進行設計,路線的取土坑按設計規定的位置設置,盡可能利用沿線荒山、高地取土可能性,力求少占農田和改造農田。棄土堆也應少占耕地,除設計圖規定位置外,可調于就近的低地和路塹山腳的一側,當沿河棄土時不得阻塞河流抗日壓橋孔和造成河岸沖刷,此外對公路施工所產生的垃圾和廢棄物質,如清理場地的表層腐殖土、砍伐的荊棘叢林以及工程剩余的廢料等,應根據各自不同的情況分別處理,不得任意裸露棄置。清理施工機械、設置及工具的廢水、廢油等有害物質以腦生活污水,不得直接排放于河流、湖泊或其他水域中,也不得傾瀉于水源附近的土地上,以防污染水質和土壤。使用工業廢渣填筑公路路基時,如廢潭中含有可溶性有害物質,可能造成土壤、水質污染時,應采取措施予以處理,對適宜植物生長的土質邊坡應采用種草皮、鋪草皮、植樹等防護措施。對于鳳化嚴重、節理發育、軟質巖石等挖方邊坡以及受水流侵蝕、植物不易生長的填方邊坡,可采用護面、砌石防護、以防水土流失、污染環境。
結束語:
近幾年我省公路建設在環保方面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如昌樟、九景、梨溫高速公路等。為進一步做好高速公路沿線的環保工作,昌金高速公路項目辦做了大量的工作,均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效果,但這還遠遠不夠,公路環保工作應進一步失言到面上新、改建的設計、施工及管理工作中去,這既是我省環境保護的需要,更是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需要,保護環境也就是保護我們自己,讓我們共同努力,在加快公路建設步伐的同時,積極做好公路的環境保護設計和實施工作,使公路在發揮經濟效果的同時,更好地必揮其社會效益。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