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體分離循環對高溫厭氧消化過程的影響
更新時間:2015-01-16 13:27
來源:中國環境科學
作者:
閱讀:3748
摘要:采用厭氧序批式反應器,研究了氣體循環(包括氣體直接循環和脫除氣體中的氫氣后循環)對以葡萄糖和乙酸鈉配制的模擬廢水在高溫厭氧消化過程中乙酸代謝速率、出水性質及微生物相的影響,并采用尺寸排除色譜和三維熒光光譜技術,對溶解性微生物產物(SMP)的分子量分布和熒光物質組成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氣體循環使得出水中殘余揮發性脂肪酸的濃度由238.2mg/L(未脫氫)和129.6mg/L(脫氫)分別減少至8.5mg/L和8.2mg/L,并最終降低了SMP產量,45d時分別降至氣體循環前的36.8%和59.2%.脫氫氣體循環促進了乙酸化和乙酸氧化,導致了微生態環境和甲烷化基質濃度的差異,促進了高分子量SMP向低分子量SMP的轉化,污泥中的微生物形態亦發生了較大變化.可見氣體循環改善了基質與微生物的混合狀況,改善了出水水質,而脫氫氣體循環加速了乙酸的代謝,有望更快速地解除易降解有機物高溫厭氧消化過程中的酸抑制,提高厭氧消化效率.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詳細的內容,請點擊下載 201501161327553020.zip
下載該附件請登錄,如果還不是本網會員,請先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