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厭氧消化和后續處理中沙門氏菌殺滅及VBNC發生
更新時間:2015-01-28 10:46
來源:中國環境科學
作者:
閱(yue)讀:4171
摘要:應用最大或然數(MPN)培養法和反轉錄定量PCR(RT-qPCR)技術研究了4種污泥厭氧消化方式以及后續處理過程中沙門氏菌殺滅及有活性但不可培養(VBNC)狀態的發生情況.中溫厭氧消化(MAD)和高溫預處理后中溫消化(65℃+MAD)的沙門氏菌分別減少了2.8和5.6個數量級;高溫厭氧消化(TAD)和高溫-中溫兩相厭氧消化(TPAD)的沙門氏菌含量均低于檢測限.沙門氏菌的殺滅速率常數排序為65℃+MAD>TAD>TPAD>MAD.結果顯示高溫對病原菌的滅活效果顯著增加,高溫短時預處理使得殺滅速率明顯加快.TAD和TPAD的污泥VBNC沙門氏菌數量高于MAD和65℃+MAD2個數量級,表明長時間的高溫厭氧消化易導致沙門氏菌進入VBNC狀態.消化污泥經過離心脫水后會出現沙門氏菌數量增加的現象,MAD、65℃+MAD、TAD和TPAD的消化污泥中沙門氏菌分別增加了1.1、2.4、3.7和2.5個數量級.但其中VBNC狀態的沙門氏菌數量明顯降低了1~3個數量級,表明消化后污泥中部分VBNC沙門氏菌在離心脫水過程中復活并生長,使得MPN檢測得到的可培養沙門氏菌數量增加,初步解釋了消化污泥經離心脫水后的病原菌再生長現象.消化污泥中沙門氏菌數量在室溫放置過程中會進一步下降.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詳細的內容,請點擊下載 201501281046119940.zip
下載該附件請登錄,如果還不是本網會員,請先注冊